大豆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分析.pdfVIP

大豆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豆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分析.pdf

第 26卷 第6期 大 豆 科 学 VoI.26 NO.6 2007缸 12月 SOYBEAN SCIENCE Dec. 2007 大豆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分析 郑永战 。,盖钧镒 ,周瑞宝 ,田少君 ,卢为国 。,李卫东。 (1.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5; 2.河南工业大学大豆精深加工研究所,郑州450052;3.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 摘要 以Essex)ZDD2315的Pl、P2、Fl、BCl F。为材料,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大 豆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机制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豆脂肪含量受2对加性互补主基 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16.23 ,多基因遗传率为53.49 ;棕榈酸、硬脂酸和亚油酸均 为3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其中均有 2对主基因效应为等加性,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 71.63 ,91.51 和91.59 ,棕榈酸多基因遗传率为14.78 ,硬脂酸和亚油酸未估计出多基因遗 传率;油酸为3对加性主基因遗传模型,其中2对主基因效应为等加性,主基因遗传率为74.66 ; 亚麻酸为 2对等加性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 41.98%,多基因遗传率为 24.17 。相关分析结果,棕榈酸、亚麻酸与脂肪呈极显著负相关(一0.272、一0.325);油酸与亚油 酸亚麻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一0.833、一0.604);亚油酸和亚麻酸呈极显著正相关(O.287);棕榈酸与 油酸亚油酸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一0.255和一0.2l1);硬脂酸与亚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 (一O.310)。因此。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涉及到主效基因和多基因,脂肪及亚麻酸含量的主 基因遗传率较低,其它性状主基因遗传率均在7O 以上,改善脂肪含量要注重多基因的积累,改善 脂肪酸组分可着重在主基因的利用,提高脂肪含量与改善脂肪酸组分无突出矛盾。 关键词 大豆;脂肪;脂肪酸组分;遗传机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中图分类号 $5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o0O一9841(2007)06--0801--06 INHERITANCE oF FAT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CoNTENTS IN SoYBEAN ZHENG Yong—zhan ’。,GAI Jun-yi ,ZHOU Rui—bao。,TIAN Shao—jun。,LU Wei—guo ’。,LI Wei—dong。 (1.Soybean Research Institute,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ional Center for Soybean Improve— ment/National Key Laboratory for Crop Genetics and Germplasm Enhancement,Nanjing 2 10095;2.Soy— bean Processing Research Institute,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450052;3.Institute of Cotton and Oil Crops,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Zhengzhou 450002) Abstract Genetic improvement of fat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content of soybean seed is inter— esting to both farmers and processors.The obj 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aimed at revealing the ge— netic mechanism of fat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content in soybean.Genetic analysis were per一 收稿日期:2007一O6—25 基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