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节的追问.pdf
第T7拳 第1期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VO1.17 No.1
2008年1月 JOURNAL OF BEUING YOUTH POLITICS COLLEGE
建 蜘魄_
春节的追问
姚郁卉枣
(高等教育出版社社政出版中心,北京 1 00029)
摘 要: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来源于农耕文明,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民俗内涵。
传统上春节有一系列小节组成,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春节 年 节日文化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02(2008)01—0033—02
“金猪送春归,灵鼠迎春到。”随着春节的临近,人们开始盘算今年的春节怎么过、异乡的游子开
始计划什么时候回家、给家人带些什么。但很少有人追问春节是怎么来的,它的初始含义是什么,它
的日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等。要想真正品味中国的年文化,过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年,必须从追问这
些基本的问题开始。
一 . 春节名称的演变
春节之称,始于汉代,但它不是指农历正月初一的年节,而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节。今天春
节的雏形,在上古时期称为 “腊”,是 “祭祀”的意思。后来,在不同的朝代年节有不同的名称。据
尔雅 释天》记载,尧舜时称年日 “载”,有天体星辰运载一周之意;夏代称年为 “岁”,含人长一岁,
新春将临之意 商代改“岁”称“祀”,表示四时已过,该编史造册,奉祀神灵祖先了。周代才称之为“年”。
先秦时期还有 “上日”、“元日”之称,汉朝称为 “正日”,魏晋时期称为 “元正”、“元辰”,其中把年
节称为 “元旦”最为普遍。在唐肃宗时,曾一度将‘“年”改为 “载”,但为期很短,后又复称为年。另外,
有的朝代也称为 “正旦”、“正朝”、“新正”等。1912年辛亥革命后,我国开始使用公元纪年,称公历
1月1日为 “新年”,改农历1月1日为 “春节”。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使用
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 “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作为农历新年的名称,开
始在全国广泛使用。
但在中国民间,仍然习惯称春节为 “过年”。因此,在我国的广大地区,人们一年中要过元旦 (公
历的新年)和春节 (农历的新年)两个新年。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经过几千年历史积淀的中国节
日文化,已经凝聚成我们民族的心理情节,具有不可磨灭的生命力,不会因国家政令的改变而轻易改变。
二.年节内涵的演变
“年”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周代,但它最初出现时并不是一个节日的名称。在古代,“年”主要有三
收稿日期:2007—12—15
作者简介:姚郁卉 (1979一),女,山东人,博士,主要从事伦理学研究。
32
个方面的含义:
1.作为谷物丰收的 “年”。“年”字的甲骨文写法是,上面部分为 “禾”字,下面部分为 “人”字。
有人认为,甲骨文的 “年”字像一个人在举着一束禾谷跳舞,表明人们在获得丰收以后的喜悦心情。
金文的 “年”字,也与甲骨文相同。东汉许慎的 说文解字·禾部 中,对年的解释是 “年,谷熟也。
从禾,从千声”。《尔雅·释天 云.“年者,取禾一熟也。”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 记载 “五谷皆熟为年,
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这里所谓 “有年”指的是农业有收成,“大有年”指的是农业大丰收。虽然,“年”
作为丰收的意思在今天很少使用了,但利用年节尽情狂欢、娱乐的习俗却保留了下来。
2.作为计时单位的 “年”。在漫长的蒙昧时代,我们的祖先没有明确的时间概念,这给他们安排
农事造成巨大的影响。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先民们在长期的耕作实践中,根据星象循环的规律,发
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同时观测出天体运行与农作物生长之间的规律,逐渐总结出了一套测
定和计算时间的方法,用天干、地支来纪年、月、日,一年被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周而复始,
365天谓之一年。
3.作为节日名称的“年”。在周代民间盛行欢庆丰收的“腊祭”活动。虽然这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年节,
但由于每年都有这种庆祝活动,一年一度形成了规律,作为年节的雏形,为以后年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大傩驱疫活动非常流行。于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