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在国统区放映苏区电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斯诺在国统区放映苏区电影

斯诺在国统区放映苏区电影关于斯诺的延安之行,世人最熟知的莫过于《西行漫记》。他在延安拍摄电影之事,鲜有人提及。笔者在多年中国电影历史史料搜集与梳理中,发现两份关于在国统区播映斯诺在延安拍摄电影的史料。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早用电影向苏区以外的世界,直观地宣传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和中共领袖们风采的记载。恰逢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百年潮》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征文活动,根据上述史料撰写此文,与关注中共党史和中国电影史的人们一起分享 1938年,大批上海电影人纷纷从武汉撤退到重庆,但因为战时的重庆没有电影胶片可用,根本没有电影可拍。没有电影可拍的电影人,在重庆创造了“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XX年代,袁牧之和陈波儿可谓是中国影坛大放光彩的人物!就在大批上海电影人去了重庆无电影可拍的同时,他们却一前一后奔向延安。后来在那里,他们成了传奇的革命夫妻,在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参与创建了中国电影史上十分有名的“延安电影团”,不仅拍摄了一批极为珍贵、堪称文献的电影,还创办了电影教育,前后培养了两班学员,为新中国造就了一批电影骨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袁牧之受命担任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任电影局局长(旧中国没有电影局――笔者注)。在他众多的计划中,创建“中国电影大学”和“中国电影城”提上日程。孙明经先生于1936年在恩师蔡元培、郭有守、陈裕光、魏学仁的扶持推动下,创建了中国的电影高等教育。为此,1950年袁牧之把当时在南京任教的孙明经招到北京,当面听取这位著名电影学者的意见。当孙明经见到袁牧之和陈波儿这对传奇的“电影夫妻”时,提出一个长久以来藏在心头的问题:“抗日战起,上海、武汉相继失守,原来在上海的电影人大多去了重庆,为什么您和夫人偏偏会奔向延安?”听了孙明经的问题,袁牧之没有回答,他十分爽朗地笑起来,对陈波儿说:“还是你来回答孙先生的问题吧。”陈波儿一听也大笑起来,回答说:“牧之总是对人讲,是我把他拐到延安的。”这话让孙明经没听明白,看到孙明经一脸纳闷的模样,陈波儿接着说:“1936年12月,傅作义将军在绥远对日抗战取得胜利,国人为之兴奋,纷纷组团前往慰劳。我在上海参加了劳军团,1937年2月慰劳活动结束后途经北平返沪,到北平意外听说施乐先生(即埃德加。斯诺一笔者注)要在燕京大学放映他在陕北拍摄的有关共产党的纪录电影,于是赶过去观看。我在电影里看到苏区一片新气象,于是产生奔赴苏区的想法,但当时并无机会。后来和牧之接触多了,常常和他谈起这个想法。1938年撤到武汉时有机会接触到周总理,我把这想法和周总理讲了,总理说是个好想法,我又把牧之介绍给总理,就这样,在周总理的安排下,不久我们先后到了延安。” 1983年,孙明经先生开始带笔者作《中国电影教育史史料拾穗》的筹备,安排我帮他收集史料时说:“记得我的五哥孙明信说过,当初他在燕京大学做《燕京新闻》的编辑时,发表过关于斯诺在燕京大学放映苏区电影的文章,你去查查1937年2月的《燕京新闻》,看看能不能找到孙明信发表过的有关陈波儿在燕京大学观看苏区电影的报道。”没想到,我还真的找到了 《燕京新闻》着实有趣,不仅在1937年2月9日有陈波儿在燕京大学临湖轩观看斯诺夫妇放映苏区电影的报道,还在1937年2月23日报道了钱壮飞的女儿、著名电影明星黎莉莉在燕京大学临湖轩观看斯诺拍摄的苏区电影的情况 1937年2月9日,《燕京新闻》以《临湖轩中新闻学会全体大会,施乐放映苏区影片,红军活动尽入眼帘》为题,报道: 新闻学会于本月五日下午七时半在校务长住宅开本学期第一次全体会,因有该系讲师施乐先生放映上年赴陕北苏区的摄影片,以故到会人数异常踊跃,约有二百余人之多。除本校同学外尚有清华同学及上海劳军代表陈波儿等与会,熙熙攘攘,颇极一时之盛。始时开会讨论会务后,八时四十五分即由米德先生开映。临时并加映“双十二”北平学生游行情形,三百余尺影片放演凡二十分钟,同时施乐太太并出放大之苏区生活照片百数十件与同学传观。一时苏区人民生活,军队演习,抗日戏团活动等情形,尽入眼帘。红军大学之图书桌上且拥有燕大周刊之一份及通俗文化等书物。使吾人于陕北生活明了不少。十时许各进茶点散会 2月23日,《燕京新闻》以《历史学会选举会,放映苏区生活电影,观众三百,拥挤异常》为题,报道: 本校历史学会,昨日(二十二日星期一)下午七时半假校务长住宅开本季第一次会。准时开会,首选本届出席学生会代表。继由李宗瀛代表施乐先生报告此次赴陕见闻后,即开始放演幻灯照片三百余张,红军自瑞金至陕北之生活情形,略可见其梗概,更后为米德先生演陕北影片,约半句钟,且演且由李宗瀛为之说明,红军大学生活,军事演习,民众大会,人民剧团等等,尽入观众眼帘。看过一遍,要可于陕北苏区实况,得一概括印象,观众凡三百余人,男女济济,满坑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