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我国开国大阅兵幕后故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我国开国大阅兵幕后故事

新我国开国大阅兵幕后故事 1949年10月1日下午4时,在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声中,新中国开国大阅兵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次大阅兵不仅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同时也是人民解放军精神风貌的一次集中展示。开国大阅兵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本文试根据所接触的资料对此作一披露,以飨读者 周恩来在阅兵方案上写道:“日期在闭幕后政府成立之日。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 开国大阅兵是开国大典的重头戏,开国大典地点的选择实际上也就是阅兵地点的选择。自1949年3月党中央从河北西柏坡迁到北平后,在北平举行开国大阅兵已无悬念,但由于此次阅兵规模大、安全要求高,关于阅兵地点一时并没能确定下来。为慎重起见,以周恩来为主任的开国大典筹委会授权杨成武与华北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唐延杰主持起草一个阅兵典礼方案供中央研究。杨成武与唐延杰领命后不久,便拿出了一个《阅兵典礼方案》,该方案就阅兵地点提供了两处供中央选择:一个是天安门广场,另一个是西苑机场,并对两处的利弊作了介绍。天安门地处北平市中心,周围街道四通八达,受阅部队和参加庆典的群众容易集中,在这里举行大阅兵无疑会增加开国大典的热烈气氛和效果,同时将天安门城楼作为阅兵台也显得有气势。不足之处是,天安门地处北平交通要道,如作为阅兵地点,须断绝交通4个小时,且紧连广场的长安街较窄,不能进行正规阅兵的行进分列式,只能允许横排步兵12路纵队、骑兵3路纵队和装甲车2路纵队。更为重要的是,天安门周围都是繁华商业区,数十万人挤在一起,万一遭到国民党飞机的空袭,疏散起来比较困难。与天安门相比,西苑机场场地宽阔,阅兵展得开,也无须阻断交通,万一遭到国民党军空袭,也便于疏散和隐蔽,毛泽东和中央领导此前也在西苑机场成功地举行过阅兵式。不足之处是,西苑机场地处郊区,群众集中起来比较麻烦,同时也没有现成的阅兵台可供利用,另搭3个看台不仅工程大,也不及天安门城楼宏伟壮观。阅兵方案报呈中央后,周恩来经过反复权衡,直到9月2日,他才最终决定选择天安门作为阅兵地点。他在阅兵方案报告上写下了这样文字:“毛主席、总司令、少奇同志阅:日期在闭幕后政府成立之日。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时间到时再定。检阅指挥员由聂担任,阅兵司令员请朱德同志担任。周。九二” 周恩来之所以将阅兵地点选择在天安门广场,除了考虑到了大典气氛及节省开支外,也与当时北平的空中安全已有很大保障有着密切关系 自党中央从西北坡进驻北平后,周恩来就十分关心北平的安全问题。当年5月4日,国民党从青岛出动6架美制B―24型轰炸机飞到南苑机场上空。尽管地面高射炮发出密集的火网,敌轰炸机投下的30枚重磅炸弹还是将停机坪上2架涂着红星的L―5飞机炸成碎片,另外有1架C―46和1架B―25飞机机翼被击伤。敌机此次轰炸还烧毁房屋196间,死伤24人。事情发生以后,周恩来急召军委航空局局长常乾坤、北平军管会航空处处长方华,要其迅速组建一支空军作战分队,担任北平地区的防空任务。军委航空局领命后,当即从东北航校选拔12名优秀飞行员在南苑机场组建了一个飞行中队。华北军区也根据周恩来指示,在北平四周布置了有序的高射炮群,以阻挡敌机来袭。自8月中旬开始,每一天都有4架飞机在空中巡逻,另有四架飞机随时处于警戒待命状态,北平天空不再是不设防的,这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提供了空中安全保障。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对于周恩来将大阅兵地点选择在天安门的提议也表示同意 阅兵地点确定后,为了确保安全,周恩来对于开国大典时间的选择也很是慎重。经过反复考虑,他将开国大典起始时间定在了10月1日下午3时,之所以选择下午3时,主要是出于防止敌机长途奔袭的考虑。因为按照此前敌机远程飞行袭击规律,一般都是上午起飞,下午返回。也同样是出于安全方面考虑,直至10月1日上午10时左右,中共中央才通过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就新中国开国大典一事向全世界发出公告(此时距大典正式开始仅剩5个小时)。这也造成了能参加开国大典的外国人少而又少,苏联文学家艺术家代表团与已经在京的朝鲜人民代表团,加上来解放区访问的意大利共产党中央委员斯巴诺,算是有幸出席开国大典仅有的外国人了 毛泽东在罗浪呈送的阅兵乐曲报告上批示:“以我为主,以我国为主” 俗话说,红花虽好也须绿叶衬,作为大阅兵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阅兵曲的选择也非常重要。担负大阅兵演奏重任的是一支由XX年从马来西亚回国,先后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创作了《五壮士之歌》、《献花曲》等大量反映革命战争题材的作品,此前曾为华北军政大学在石家庄举行的一次阅兵式编过阅兵曲,并受到中央首长的好评。见大家争论了半天也没个定论,这让阅兵副总指挥杨成武犯了难,倾向于罗浪意见的他,立即让罗浪连夜起草了一份文字方案上报中央军委 罗浪在这个方案中呈报了《东方红》、《三大纪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