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夫妇熊瑾玎、朱端绶传情诗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模范夫妇熊瑾玎、朱端绶传情诗篇

模范夫妇熊瑾玎、朱端绶传情诗篇熊瑾玎,1886年生于长沙,1927年入党。朱端绶,1908年出生于长沙,1925年入党。1928年,二人先后到了上海。熊瑾玎担任党中央的会计,并奉命建立了中央政治局开会、办公的机关。由于中央政治局机关对外用一商号的名字,同志们便戏称他为“熊瑾玎老板”。不久,朱端绶也调到了政治局机关。二人朝夕相处,了解愈深,不知不觉间,爱情之神竟跨越了年龄差距和世俗观念的藩篱,来到了他们之间。有一天,熊瑾玎问朱端绶:“你将来理想中的爱人,当是怎样的人?”朱端绶不作正面回答,却引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几句话,她说:她并不羡慕“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欣赏“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熊瑾玎说“以后且看事实”,并第一次写诗赠朱端绶: 少小朱家子,超然思不群 操劳孟慎德,俊丽卓文君 一见情如故,相亲意更殷 同心今缔结,共度百年春 就在这一年,两人结为革命夫妻。当时常来机关的党中央领导同志都称朱端绶为小妹妹,他们结婚的第二天,周恩来同志对朱端绶开玩笑说,以后再不叫你小妹妹,该称“老板娘”了。由是,“老板娘”便成了朱端绶的别号 1931年,因顾顺章叛变,中央机关搬迁,熊、朱先后去湘鄂西苏区工作,第二年又回上海,二人同住中央交通机关。那时在白区工作,探警密布,特务横行,加上叛徒告密,真是“脑袋系在裤带上”,随时有被捕、被杀的危险 1933年4月8日,熊瑾玎去法租界给贺龙的家属送生活费。这时,贺龙家属刚被逮捕,住处已遭抄搜。熊瑾玎被守候在那里的法国巡捕房的特务捕去,并被打得皮破血流,但他坚不承认是共产党员,并于当天作诗明志:“漫道此番风味苦,辛酸尝尽见闻多。”熊瑾玎被捕后,朱端绶根据党的指示,积极设法营救,她找了宋庆龄,请了史良、唐豪、董康等律师。在第二次开庭时,朱端绶经组织同意随史良前往探望,不料在候审室门口被叛徒徐锡根指认,也遭拘押。这消息,自然使熊瑾玎十分不安,他担心朱端绶年轻,经不起这一严重打击,便作诗以示鼓励: 我已在缧绁,君胡入网罗 艰难应共任,患难喜同过 躯壳原无用,精神自不磨 愿持坚定性,战胜恶妖魔 其实,朱端绶已久经磨练,相当成熟。在被叛徒指认的紧急时刻,她一面诡称自己叫李惠吾,是熊佑吾(熊瑾玎当时用的假名)的表妹,来求表兄找工作的。同时,偷偷地嘱咐同来的人,把有关为熊瑾玎请律师的信件等材料转移掉,处理好原来居住的房屋,表现得临危不惧和机智老练。 朱端绶在看守所里,一面同敌人做种种斗争,一面积极教育争取女看守。有一个郑姓女看守对她态度很好,朱端绶便常托她把信件带出去投邮,再经人辗转送到熊瑾玎手里。于是这一对革命夫妇便写出了许多相互关怀、相互鼓舞,洋溢着壮志柔情的唱和诗篇 朱端绶在看守所做了一首《捉虱诗》:“铁窗深处锁囚头,夜静更残百感愁。臭虱恼人眠不得,捉它干净不停留。”后来有人曾问端绶大姐:这首诗里的“臭虱”,是纪实还是别有所指?朱端绶说:“当时看守所里虱子也不能说没有,但我诗里的臭虱,其实是指的反动派。诗的用意实际上是表示我要斗争到底的意志,好让党组织和瑾玎放心。”熊瑾玎收到这首诗,见诗里有“百感愁”的字样,便和了一首更加乐观的诗:“年将半百老颅头,只识欢娱不识愁。胜利终当归我等,何妨今日小拘留。”后来朱端绶谈到熊瑾玎的这首诗时,严肃而又充满深情地说:“我对革命是忠诚的,但性清比较急躁,有时不免易动感情,而熊瑾玎非常豁达沉静,虽一缕千钧,能处之泰然。他的这种品格,使我终生受益。” “两人双陷囹圄之时,一个47岁,一个25岁。因为这老夫少妻,熊瑾玎赋诗曰: 怪我白发伴青年,鱼水成欢出自然 世俗不知真心爱,背人嘲笑齿龄颠 朱端绶读到此诗后,颇有感悟,当即作和: 革命同心不计年,朱颜白发自天然 新诗不断争供眼,苦里翻为喜欲颠 由于抓不到熊瑾玎的真凭实据,加上各方面的营救,国民党反动派当局无法判之以极刑,就改判8年徒刑了事。当时狱中理发很不容易,几个月轮不到一次,后来有一个会理发的给熊瑾玎很好地剃了个头,他不禁感慨系之,并因之写了《整容》一诗,其中有这样两句:“狱里朱颜犹可驻,闺中少妇复何愁(此时朱端绶已出狱)”,“八载光阴如一瞬,黄花有色壮深秋”。夫妻爱、战友情,如经纬交织,浑然一体,完全体现了当年朱端绶所赞赏的“处锢辙而犹欢”的境界 朱端绶被关押8个月,终以无罪获释。出狱后,她写信给熊瑾玎,说她决不离开上海,一定要等到熊瑾玎刑满,仍能一道工作为止。熊瑾玎得到这封信后,十分感动,便挥毫作诗,倾诉衷情: 万苦丛中兴转高,拈毫为汝写情操 斤斤志与秋霜洁,皎皎心同朗月昭 八载琴弦虽歇奏,百年鸾凤足逍遥 一朝之患何须计,共破难关我自豪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