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黄老思想在现代社会管理中借鉴意义.docVIP

汉初黄老思想在现代社会管理中借鉴意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初黄老思想在现代社会管理中借鉴意义

汉初黄老思想在现代社会管理中借鉴意义摘要:西汉是在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秦的统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为稳定社会,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黄老思想成为汉初政治统治的指导思想。而这种一方面倡导无为而治,另一方面强调德刑并举的思想,对于在正处社会生产个层面都处于转型时期,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的当今社会仍有借鉴意义 Abstract:The Western Han Dynasty is in the farmer revolted greatly overthrows in Qin’s dominant foundation to establish, was the stable society, the adapt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then, the yellow old thought becam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hinese the political rule guiding principle. But this kind on the one hand the initiative governs by non-interference, on the other hand emphasized the German punishment develops simultaneously the thought that regarding is in the reforming time in a place social product stratification plane, was having the fierce change now society still to have profits from the significance. 关键词:黄老之学 社会发展 无为而治 Key word: Yellow old studies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o govern by non-interference 作者简介: 1.张 明,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XX年便被农民起义的大潮所吞没。西汉初年,开国皇帝刘邦采用黄老之学作为治国的思想,极力推行黄老政治。黄老思想在汉初统治者恢复经济,稳定社会,加强统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黄老之学及其内涵 黄帝和老子合称“黄老”。黄老之学是对黄帝及老子学说的统称,是战国时期形成的道家学说的一种。学界普遍认为,黄老之学分属道家学说,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一些人托黄帝以阐道家思想,将其与老子的学说融合起来,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黄老之学” 田氏代齐之后,田氏政权通过稷下学宫的建立吸引了大批的贤士,推广黄老道家思想,使“黄老之学”成为当时稷下学宫的主要思想流派。此时黄老之学的思想特征主要以将“道”与“法”结合起来的“道法论”。陈鼓应先生指出“黄老学说为稷下道家所倡言,它的中心思想为‘道法。帛书《四经》开首便标示:道生法,《管子法出乎权,权出乎道。这派学说以老子道论为其哲学理论而融入齐法家的刑名法度思想。”[1]齐国原倡法治,后通过稷下道家援道入法,以道论法,主张文武并用,德刑并举 到了汉初,汉开国皇帝刘邦看到秦朝以严刑酷法治国所带来的“二世而亡”的后果,认为秦朝严刑酷法严重干扰了百姓的正常生产生活,致使百姓整天提心吊胆,不事生产,致使经济秩序与社会生活秩序受到严重扰乱。刘邦吸取秦亡的教训,提出了废除秦法,与民休息的政治主张。他说“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2]此时,刘邦欲“无为”而“无不为”,具有道家色彩的黄老之学便成为了他最好的选择 为了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汉初统治者主倡黄老之学中偏重老学的“清静无为”的方面,通过不过多干涉百姓的生产生活来达到恢复生产,稳定社会与生活秩序的目的。因此,在汉初,黄老之学的主要思想特征便是“清静无为”。这种清静无为思想的主要表现就是在既定的统治秩序之下,通过上层统治者的无为而使下级官员各司其职,使百姓各安所乐,社会秩序井然有条,进而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 二、汉初黄老之学兴盛的原因 黄老之学以其“清静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特点吸引了汉初统治者的目光,逐渐兴盛起来并成为汉初政治的指导思想。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黄老之学自身的理论特性。二是秦亡后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的要求 第一,黄老之学自身的理论特性。黄老之学自身的理论特性最重要的就是“无为”。它要求统治者必须减少政策对百姓不必要的干扰,给百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