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话剧和京剧《八一风暴》幕后
话剧和京剧《八一风暴》幕后XX年代末,在中国的话剧和京剧舞台上,上演了同题的剧目《八一风暴》。前者由刘云、余凡、雪草、张刚编剧,江西省话剧团演出;后者由张家口市京剧团根据话剧改编,两出戏轰动全国,接踵上演,传为美谈。两剧的上演,一则将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以戏剧艺术形式成功搬上舞台;二则成功实践了将话剧移植为现代京剧的艺术创新。“文化大革命”10年间,两出戏都遭厄运;之后,又一起复排上演。本文的三位撰稿人,刘云是话剧作者之一,晓雄、涓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和粉碎“四人帮”后参与了京剧的改编复排。《八一风暴》诞生的台前幕后,延续着许多风雨故事。
话剧《八一风暴》剧本的诞生
1958年,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向全省文艺界发出“回忆革命史,歌颂总路线”,掀起文艺创作新高潮的号召。当时在江西省文化局工作的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刘云,策划和余凡合作写个反映八一起义革命历史题材的剧本,报经省委宣传部批准后,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西分会于1958年6月2日致函省文化局党组,为刘云、余凡请了创作假
两位作者带着商定的提纲住进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原江西大旅社)的四楼,他们日夜阅读有关起义的资料,寻访起义当年在江西大旅社的工作人员姚锡田、喻亮、陈德标、熊明亮等。一个多月后,话剧草稿写出,暂定名《第一面红旗》,后按老戏剧家石凌鹤提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由省话剧团排演。为了使剧本更适合话剧表演,余凡带着草稿奔赴景德镇(省话剧团当时正在该地演出),将剧本念给演员们听,收集意见后返回南昌,又作了一次从头到尾的修改,剧名则定为《八一风暴》。这就是1958年7月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西分会、江西省文化局剧目工作室油印的最初稿本,也是江西省话剧团1958年8月1日为庆祝八一建军节在南昌市首次公演的剧本
这个剧本的主题思想是写武装斗争的。作者力图歌颂当年担任前敌委员会书记的周恩来领导南昌起义的功勋,但鉴于当时的规定,凡是在世的中央委员的形象一律不能在戏剧舞台上出现,作者便通过剧中人对话来交代,把周恩来放在幕后处理。剧中贺龙、朱德、叶挺等在起义中的活动和作用,也是通过他们的部下在戏剧情节中表达出来。7月下旬彩排,江西省委文教书记方志纯指示“请文艺界的同志开个会讨论一下,听听意见,可以演,边演边改嘛!”8月1日,江西省话剧团在《江西日报》上登载在南昌首次演出10场的广告。《八一风暴》的演出,深深地感染着观众,轰动了英雄城。在江西省市文艺界座谈会上,大家充分肯定了剧本和演出,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1958年8月,《八一风暴》在南昌首演十几场后,江西省话剧团再到江西吉安、赣州地区和湖南长沙演出;年底,又到福建前线慰问演出。在听取部队和地方各界的意见后,省话剧团创作组的张刚参加了修改和排演。省文艺界的同志和原创作者对剧团这次修改稿中增加的“鸿门宴”一场戏反映较好,但对戏中特务活动表现过多意见较大,认为不符合大革命时期的历史状况。江西省文化局石凌鹤局长对这种“戏不够,特务凑”的做法不赞成。话剧《八一风暴》如何提高,使之成为一部优秀剧目,在这关键时刻,吹来一股强劲的东风
贺龙的亲切教导
1959年3月15日晚7时,江西艺术剧院灯火辉煌。来南昌视察工作的贺龙,由陈丕显、杨尚奎、邵式平、方志纯、刘俊秀、白栋材、郭光洲、莫循等华东局和江西省委领导陪同来观看话剧《八一风暴》演出。省文化局安排刘云坐在贺龙前排,以便听取意见
演出中间休息,省委书记杨尚奎请贺龙讲述了八一起义的史实
演出结束,贺龙在陈丕显、杨尚奎、邵式平等陪同下,登上舞台,亲切和演职员一一握手。贺龙握着饰敌司令的吕康的手风趣地说道:“怎样?我把你打败了吧!”吕康含着泪水不停点着头,动动嘴唇却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下午4时许,贺龙顾不得劳累,在滨江招待所和赣江的船上接见了该剧的编剧、导演、省话剧团负责人和一些主要演员。他对八一起义的情景仍记忆深刻,很多人名地名脱口而出,在场的人无不惊讶。贺龙亲切深沉地说:“我这个人有什么?不是三头六臂,没有党什么也做不成”,“在戏里不要突出任何个人的作用,应该突出歌颂党的领导,应该突出的是毛主席的武装斗争的英明和正确。戏要用党在起义中的作用和毛主席的军事思想来贯穿”。贺龙用亲身的体验和长者的亲切口吻对大家说:“要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才能正确地分析和理解革命历史,才能演好戏,当好人民的文艺战士。”贺龙还无限感慨地说:“八一暴动拥有几万人,由于不能依靠群众,缺乏正确的方针而失败。而与此同时,毛主席带了不到一把人(他有力地伸出张开五指的手,意指500人,又紧紧地攥起往上举),在井冈山上树起了红旗。从这里我们好好体会体会……”“那时,两条路线的斗争是有的,机会主义还可以写得更深刻些。群众场面还要扩大些,要把工人纠察队的力量充分表现出来。”“你们考虑一下,怎样把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