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对华强硬派何以在壮大
日对华强硬派何以在壮大●近几年,日本本来较为温和、善于周旋的一些政治外交家让位给了五类态度强硬的人物
●日本这种对华强硬的趋势与周边关系恶化、“争常”失利等呈相互促进的关系,与日本社会保守化的趋势、反美反华情绪的积蓄成正比
●日本对华态度强硬,恰恰是日本软弱的表现。对此,我们应该把握主动,明确底线,放眼长远,务实操作
近年来,日本政府内冒出了一批态度强硬的政治人物。他们无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在“靖国参拜”等问题上频频冲击中日政治关系的红线,并且在各种交涉场合态度决绝、对策强硬,使中日关系陷入极大的困境。这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批评,最近《纽约时报》的社论就斥责日本强硬派“无礼”
温和派已让位于强硬派
由于战后日本的历史命运、国际地位和政治实力的特殊性,日本政府和政治人物在实施强硬外交时一直是有所顾忌、留有余地的。因此,长期以来,日本虽有一批强硬人物,但很少直接站到外交舞台的前沿。但是,近几年,各方面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来较为温和、善于周旋的一些政治外交家,让位于态度强硬的人物
去年下半年,日本与中韩等国关系跌至谷底,小泉挟高票取胜,却任命麻生太郎为外相。麻生上台后,几乎每隔几天,就要放一次炮,不是美化殖民统治,就是污辱亚洲人民,再就是端出“天皇参拜靖国论”,故意寻衅滋事
可以看出,日本所谓的“强硬”已经从一部分政治家“失态”的个别言行,逐渐转化为日本政府正式的、总体的政策特征。另一方面,这种演变过程与周边关系恶化、“争常”失利等问题呈相互促进的关系,与日本社会保守化的趋势、反美反华情绪的积蓄成正比
三个层面剖析强硬派
现在日本政界三巨头――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麻生太郎都是家世显赫。他们深受前几辈的保守和冷战思维的影响,自然不吝对华强硬的态度。现在,日本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都有家世渊源,而且占据主流地位,这自然使保守风气日盛,平民出身的政治人物或远离主流,或趋炎附势,构成日本政界保守化以及强硬的重要特征
从国内因素看,日本政坛强硬化的趋势与民意需求有关。日本战后并未认真清算战争责任,一般日本人并不知道自己曾做错了什么,听到的大都是日本受害的事。特别在时隔60年后,战争亲历者大都故去,50岁左右的一代人成为社会主体后,他们所受的教育、生活实践及价值观念,使他们对日本的国际地位心存抱怨,认为由于日本的政治家不够强硬,日本当前很难“出头”。因此,强硬派的“走红”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暗合了日本民间的这种情绪。另外,冷战结束以来,日本经济、政治、社会泡沫破灭,日本民众心态受到刺激,加剧了民众急欲变革图强的情绪
从国际层面上看,日美关系和中国发展是两大重要因素。日本对美国的心态非常复杂。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控制,就是日本的跨世纪悲情。而长期的合作又在磨合双方的感情意向。这种状态使日本想反美,又还要努力亲美。这就使得日本的悲情无法释放,有一种“南辕北辙”、倒行逆施的感觉,更使日本产生出一种病态的压抑。这种压抑使日本本应向美国发泄的不满,转向亚洲各国病态地发泄出来,表现出近来不正常的强硬表现。中国的高速发展也使日本非常矛盾。一方面出于历史惯性,自傲、看不起中国,另一方面自卑,害怕中国的发展、强大,尤其对于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极为敏感。两者都促使日本诸多政坛人物刘晔强硬
如何应对日本强硬派
在现在这个发展周期中,中日关系无论如何演变,和则两利,对我更利;争则两伤,对日更伤。应树立信心:在和平发展的大潮之下,中日、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都大大超过相互的争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日本所谓的强硬,并非真正的强硬,恰恰是日本软弱的表现,是“外强中干”。因为这种强硬既无公理支持,也乏国际协助,更少实力支撑,再硬也是“人硬货不硬”。在今天的世界上,和平才是人心所向的“强势”,发展才是“硬道理”。任何逆流都是强硬不起来的。只要我们心里有底,就应把握主动权,从更大的框架审视中日关系,至少应以中日、中美、日美三条大主线交错的格局来把握中日关系各种现象的本质,构建中日关系乃至整个国际秩序的大局,从最坏的情况着眼,向最好的方向努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