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我国化和我国现代化关系
马克思主义我国化和我国现代化关系摘要:中国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有着必然的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于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中,既是中国现代化平稳建设的重要条件,又是其重要成果
Abstract: The Chinese modernization is carries on under China communist leadership, therefore Marxism Chinese has inevitable contacting with the Chinese modernization. Marxism Chinese implication in Chinese modernization practice, since Chinese modernization steady construction important condition, is also its important achievement.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现代化 关系
Keywords: Marxism Chinese China modernization Relations
作者简介:王兰,女,民族:汉,1985年11月出生,籍贯:四川江油,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在单位: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赵营营,女,民族:汉,1980年9月出生,籍贯:山东潍坊,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在单位: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面对社会转型凸显的各种矛盾和思想多元化的局面,迫切需要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步伐,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党十七届四中全会的一大创举便是跳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单个理论的论述,将中国化作为一个整体来提出,既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实践性、时代性、人民性以及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1],又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稳步开展提供了理论方面的一个充要条件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涵于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中
现代化作为概括人类近期发展进程中社会急剧转变的总动态的新名词,在界定方面没有统一的说法。马恩认为现代化是“工业较发达国家向工业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2]从比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体系上来看,李敬煊教授从三个方面对现代化进行了概括:第一、民族独立是落后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世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现代化这一历史现象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普遍性,并非起源于某些民族所特别具有的随机性因素。第三,现代化发展道路和选择模式的多样性。[3]中国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自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实践结合过程中便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这一过程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紧跟时代要求的是被实践证明的能够推动中国发展的科学理论,该理论产生之时便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性。毛泽东思想主要是在中国革命过程中产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则不具有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组成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具体应用于改革开放的重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这一系列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化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掌握,才能转化为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可见,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从时间上看中国人追寻现代化的时间远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的时间,仿佛以上论述不成立,但正是自康有为梁启超主导的“百日维新”、孙中山发起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用血的事实证明中国现代化需要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进行指导。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因此取得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重大成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此时的中国化与洋务运动已世纪之遥,而正是这百年来的艰辛探索,才成就了如今的理论成果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现代化平稳建设的重要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保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从制度上和思想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权威,在建立苏维埃政权的过程中,确立了党对政府的领导,通过土地革命、建立民主政权和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对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一单元检测卷.doc VIP
- 2025中国农业银行秋招发布时间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三级医院评审医技组药事检查手册.ppt VIP
- 2024年昆仑物流有限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yc-ii22 路十路口说明书.doc VIP
- 北京恒安卫士协议书.docx VIP
- T_CPSS 1003-2023 直流散热风扇通用性能测试规范 .docx VIP
-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件(共22张PPT)2025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护理查房制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指导图册(2025版).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