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争遗孤的爱恨情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战争遗孤的爱恨情仇

日本战争遗孤的爱恨情仇一个孩子的梦魇 64年前的那个血色黄昏,成了乌云(日本名字:立花珠美)一生的噩梦。那年她8岁 1945年8月11日傍晚,乌兰浩特地区的格根庙附近,仓皇奔逃中的日军及家属近1000人被苏联红军追击,在此地陷入绝境,走投无路的日军指挥官下令:所有日军将士和所有家属都必须自杀,连孩子都不能留下。顿时,刀光和枪声让这条山沟变成人间地狱 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惊恐地目睹了一幕人伦惨剧――与自己同族的日本军人毫不怜悯地将不愿意自杀的亲人砍死,还在人群中投下手榴弹,深沟里血肉横飞;她的母亲继承了丈夫的武士道精神,亲自刺死了不满周岁的小女儿,然后举刀自杀;她的姐姐被压死,两个弟弟则被日军乱枪打死。最后,指挥官和军士吼叫着,把武士刀刺入自己的腹部 侥幸留下性命的乌云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跪在重伤的母亲旁边,呆呆地看着她咽下最后一口气。“如果不是中国老大爷救我,即使当时不死,也得精神崩溃。”现为通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乌云回想起57年前那血腥的一幕,眼睛里仍残留着惊悸 “那天夜里,我从沟里爬了出来,已经饿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就趴在格根庙西边的一座桥上。这时东边来了两个中国老大爷,他们不懂我说的日语,就摸摸我的头,又拍拍胸,然后往西指。我懂了,说的是让我别害怕,跟着走。” 其中一位姓崔的老大爷背起乌云带她回家,看她饿得快不行了,就到一户人家要了一碗饭让她吃。天黑时,他们到了家,正赶上吃晚饭,乌云记得当时他家吃的是白苞米粥。他家里已经有5个小孩了,还有一个躺在炕上的病人。他们非常怜惜乌云的不幸身世,但苦于无力养活她,只好忍痛转送 张大爷是乌云的第一个养父,一个憨厚的东北农民,生活贫困,家中4个孩子,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尽可能把有限的粮食省给乌云吃。一年后,为了让乌云过得好一些,他们把她转交给一户经济宽裕的人家 乌云的第二个养父阿拉坦 1957年,乌云从内蒙古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后,分配至内蒙古自治区库仑旗第一中学,在这里,整整36年,她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这段时间里,她几乎已经忘记了自己日本人的血统 “我不回日本,我要陪养母” 1972年9月29日,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双方政府开始着手为二战时期在华日本遗孤寻找血亲。乌云的养父母为养女着想,毅然决定寻找乌云的在日亲属,免得她此生有所遗憾 1980年,乌云一家多方辗转找到了她居住在日本广岛市国府町的唯一亲人――哥哥立花甫。曾经音信断绝、以为此生再也不能相见的兄妹俩于1981年8月7日在日本相见,双方百感交集,抱头痛哭 但是乌云却作出了一个令哥哥吃惊的举动:放弃在日本的永久居留权及日本国籍,陪伴将她抚养成人的中国寡母,回中国定居 乌云的养父于1976年去世,养母王秀庭今年已经77岁,至今仍和乌云及孙子住在一起 说起她的中国养父母,乌云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在那场战争里,是善良的中国农民把我从死人堆里救出来的,中国养父母又让我受到了最好的教育。8岁时的惨痛遭遇直到现在在我的脑海里仍很深刻,我是怎么活下来的,一辈子也忘不了。我就是觉得回中国生活好,回到中国我的精神上才充实、愉快。” 1993年,乌云调至哲里木盟任政协副主席,1994年调至通辽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现为通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连续两届的全国政协委员,教育系统的全国劳动模范 如今,乌云更致力于中日人民之间的友谊交流,经常往返于中国和日本之间,向日本民众讲述中国养父母的恩情 她不寻常的亲身经历后来成了轰动一时的电视连续剧《离别广岛的日子》(中央电视台和日本NSK电视台联合拍摄)的素材原型 遗孤后代回国以后 绝大部分日本遗孤在回国后对中国养父母的恩情铭记在心,他们与养父母及中国兄弟姐妹亲朋好友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经常回来看望养父母,有的捐资建造公寓和公墓,给养父母养老送终 日本东京、神奈川等地区还由归国孤儿发起成立了“中国归国者联络会”、“扶桑同心会”、“中国养父母谢恩会”等,许多日本遗孤还纷纷回到中国投资或进行国际公益事业 1999年8月21日,由1450名日本二战遗孤自发捐款建立的“感谢中国养父母碑”在沈阳落成。碑的主体为一对约与真人同高的中国夫妇携一日本孤儿的铸铜雕像。一对中国农民夫妇俯视着一个日本孤儿,孤儿深情地凝望着母亲 碑座正面刻写着“感谢中国养父母纪念雕像”11个大字及中日两种文字的碑文:“由衷祝愿日中两国长期和平友好,并向中国养父母竭诚致意。为中国养父母的伟大精神与崇高事迹传颂万世,为告诫后人不再重蹈历史覆辙,特立此碑。” 日本山形县长井市一名日本遗孤的女儿、14岁的女中学生亚由美因不堪忍受在日本学校被孤立、被疏离的处境,于1999年9月孤身一人返回中国黑龙江省方正县 亚由美的母亲李亚凤是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