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巧用音响提升广播节目艺术感染力
巧用音响提升广播节目艺术感染力广播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媒体,其效果是通过声音来体现的。声音可分为语言、音乐和音响三类。而在广播新闻、社教类节目中,音乐很少出现,主要是依靠语言和音响来传递信息。巧妙地运用音响,可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给广播节目带来无穷的魅力。将声音和音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使广播节目更富有立体感和形象感
一般来说,广播音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声音音响、现场音响
声音音响是指被采访对象面对话筒或叙述、或描绘、或歌唱、或哭泣等诸如发自内心的原声态语言音响。这类音响在广播节目中大量出现,增强了广播节目的真实性。如遇到重大新闻事件,采访事件当事人、目击者、新闻发言人的声音等,原声态地把新闻信息传达出去,既可信又真实,同时也丰富了广播节目,拉近了受众与新闻事件之间的距离。记者在现场就某一事件所做的现场报道,也是一种声音音响
广播音响的另一种形态是自然或环境音响,也称现场音响。这类音响在广播节目中运用得当,可以增加节目的画面感、感染力和说服力,也能为节目增添艺术感觉。而这类音响的采集和运用,却需要我们认真琢磨、深入探讨
首先。如何采集音响。一位老广播记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录制下雪的声音。听起来,这似乎不可能。我的一位同事随口而出:“录制汽车轮子碾压在积雪上的声音”思路独特。而这里面又出现了一个问题,汽车马达的轰鸣声可能比轮子压在雪地上的声音大,同时也不好区分积雪的厚度。老记者说:“你应该录制人走在雪上的声音。”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雪浅时,人踩上去是“沙、沙”的声音,而积雪越厚,脚踩上去发出的声音就越沉闷。不仅如此,你还可以录制出远去近来的声音,从而使音响效果具有画面感。那么,如何录制刮风的声音呢?若是直接把话筒放在风中,只能录制出“呼、呼”的声音,分辨不出是风声还是其他的声音。有经验的记者说,找一根电线杆做参照物,就可以录制出“呜、呜”的风声。从上面的两个例子中你有什么感悟呢?广播记者在录制自然音响时,要选择适当的参照物。参照物选好了,原本认为不可能录制的音响也就录制出来了
其次,如何运用音响。音响采制成功之后,如何在广播节目中恰当运用,这里面学问很大,仅举几例:
一家北方电台制作了一个节目,说的是一位英雄在冰河里为勇救落水儿童而壮烈牺牲的事迹。说到动情处,节目中雷声大作,播音员情绪高昂,气氛烘托高亢有力,使人潸然泪下。可是人们不禁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北方的冬天是会打雷的吗?结论:音响失真,运用失当
我台获中国广播奖三等奖的作品《任连生和他的袖珍学校》一文中,记者用了这么三段音响:“用竹笛演奏国歌声”为背景音乐―每天清晨,在任连生老师用竹笛吹奏的国歌声中,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在校园的上空高高地升起,伴随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迎进了照向这所乡村袖珍学校的第一缕阳光。中间讲到“任连生破天荒地办起了一所小学,当了第一任代课老师,满怀希望的村里人,喜滋滋地躲在墙外偷听任老师的讲课”,任老师感受到“那每天黄土圪梁上升起的红日头也和从前不一样了”时,一段竹笛吹演奏的国歌声中,记者写到:“喇嘛湾营村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是任老师用竹笛为他们吹响的国歌声……”
上述三段讲述中,由一位乡村教师用竹笛演奏的国歌声一再出现,却表达了三种不同的情愫。从这里,你不仅可以听到这位乡村教师对祖国、对教育事业无限的忠诚,更可以感觉到这位教师对学生的一颗质朴的爱心。三段音响的巧用,使这个广播节目声情并茂,浑然天成,不啻为一件艺术作品,其魅力感染了每一位听众
巧用“蒙太奇”的手法,使音响与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使广播节目凸显出画面感,抓住听众的“耳朵”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时候该运用音响。广播节目是一个语言与音响的组合体。既然广播是用声音传递信息的一种媒体,那么,音响在其中就应该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但是,不要以为在广播节目中,凡能够运用音响的就不用语言来描述,比如你要表现阵阵涛声,再贴切的语言,都不如一阵“哗哗”的现场音响来的自然;比如你要描述锣鼓喧天、炮声隆隆,记者再大篇幅的语言,都不如音响更具有现场感。因此,将音响作为衬底,记者在音响的衬托下报道事实,就不再用语言赘述。广播节目也显得自然、真实
巧用音响、用好音响,是广播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熟练掌握的一个基本功,更是使广播节目充满魅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一种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节目采制过程中,要多用脑、多用心、多思考,让音响为广播节目增色、添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2019年对口升学网络选择和判断题.docx VIP
- 兴陇中学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骆驼祥子》单选题.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站铸锻件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湖南选调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课件 PPT.pptx VIP
- 第4课 直面挫折 积极应对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基础模块).pdf VIP
- 广西书院文化研讨.pdf VIP
-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一).docx VIP
- 前十题单选,后十题多选,每题5分,满分100分。.docx VIP
- 12K101-1~4 通风机安装(2012年合订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