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媒体时代军事对外传播的新趋势
新媒体时代军事对外传播的新趋势XX年5月1日美国东部时问,微博Twitter
21点47分,@pfeiffer44(白宫通信部主任丹)宣称:“美国总统将于10点30分发表全国讲话。”
22点15分,@stevebruskCNN(CNN政治新闻编辑史蒂夫)称“我们获悉总统即将发表的讲话与国家安全相关。”
22点24分,@keithurbahn(前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参谋长之一凯斯)用黑莓手机发表微博:“一位有声望的人刚刚告诉我,他们干掉了奥萨马!”
一场由海豹突击队与中情局联手实施的反恐行动――“海神之戟”行动自此在Twitter悄然曝光,一分钟即被转发80次,转发者之一@Brianstelter(《纽约时报》记者布莱恩)的5万多名粉丝中有数百名再次转发了该消息或对该消息进行了回复
22点32分,@jacksonjk(CBS新闻制作人吉尔)称:“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一位助手确认拉登已死。美国得到了他的尸体。”
22点45分,ABC、CBS和NBC电视台在全美中断电视节目插入相关报道。截至23点35分奥巴马电视讲话确认拉登死讯,已有1500万条涉及此次行动的微博在Twitter上“流动”
Twitter在此次反恐行动传播中成为首选信息出口,彻底改变了以往军事行动传播的媒体经验和公众体验。事实上,新媒体的丰富和庞大用户群的生成,以及美国等军队对媒介融合的开创性尝试,使突袭拉登这样的重大反恐行动,以及当前军事对外传播的速度、信度、广度和力度发生了重大改变
一、“微一众”联网
在网络社会里,信息传播者期冀通过“选择”扩散性能和资源保有较高的优质节点”到达”尽可能多的网络节点。“高到达、高选择”的传播策略似乎高不可攀,“低到达、低选择”又显然背离初衷。最具实效的策略即“高到达、低选择”和“低到达、高选择”。前者如传统媒体通过非个人的、大众媒体的方法传播信息的“大众传播”策略,后者的典型是社交媒体这种以个人化传播网络为路径的“微传播”策略。曼纽尔“网络”在信息时代社会里扮演着核心角色,网络种类则不一而足。可以设想,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两个节点之间的“微一众”联手结网则极有可能意味着“高到达、高选择”传播策略的实现
XX年初的以军铸铅行动对微传播的运用就是一个范例。在战时新闻管制让记者亲历战场成为泡影的情况下,以军发布的YouTube视频被广泛地用作各国电视新闻报道的声画素材。以军频道策划人不由惊叹其效果:“对YouTube等新媒体的运用使各个新闻频道的报道实现了一种平衡,甚至在那些并不支持以色列的新闻渠道中也是如此。”
XX年11月17日,美军F22战机在阿拉斯加坠毁后,常规新闻发布之外,空军利用社交媒体直面公众,以Twitter的速度和Facebook的深度及时、持续发布相关信息,一时间令各大主流媒体记者对这两大社交媒体信源趋之若鹜。无独有偶,此前3月,有人在Twitter上声称目击一架C-17战机失事,仅1分钟即为“高到达”媒体CNN所报道。@AFPAA(美空军公共事务部)为此也曾采取过“微一众”联网的策略,利用Twitter这一“高选择”媒体对制谣的CNN加以回击,报纸、电台、电视台纷纷跟进,打了一场漂亮的危机公关仗
深度缺乏、信度不足,以及人际传播特征突出的开放、互动传播模式让社交媒体难以成为军事传播的唯一方案或完整方案。这也就是以军在以巴冲突战场贸然全面禁媒,孤注一掷寄望于新媒体传播失策的原因。然而,社交媒体用户的高速发展、信息的高速传播,以及小众化、碎片化传播的特点又让“微一众”联网变得无以回避,水到渠成。社交媒体改变的不仅仅是大众的媒介生存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大众媒体的生产方式,相应会使某一类信息的生产、传播和阅听方式发生改变,军事信息也不例外。这无疑是军事国际传播应当正视的新挑战
二、“动一静”交互
根据国际电联(OTU)公布的数据,XX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数为8.65亿人,预计到XX年,全球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人数将超过桌面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正在经历PC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跨越。如果说处于PC时代的新媒体以其连通性和互动性催生了一个“时间消解”、“空间坍塌”的所在,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则将公众置于无数个穿梭不息的“跃动时间”和“流动空间”中。开辟移动应用新途径,由静而动,动静交互已成为多个国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展军事对外传播的新选择
以苹果应用商店AppStore中的美国陆军iphone应用为例,它显示出了将桌面网络内容整合为移动社交媒体的官方努力。其中可谓包罗万象,既有陆军官网(Army,mil)上图文并茂的军事新闻和生动形象的视频产品,也可分享陆军网络相册Flick上的近万幅图片;既包括陆军Twitter、Facebook页面和Army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