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电视主题性报道的多维视角对主流化效果的影响
论电视主题性报道的多维视角对主流化效果的影响摘要 电视主题性报道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推行中具有举重轻重的作用;主题性报道的多维视角已成为影响主流化效果实现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主题性报道 多维视角 主流化效果
中图分类号 G2XX年推出的喜迎十七大系列主题性新闻报道就十分讲求“用事实说话”,通过典型事实和背景材料的运用,将媒体的观点或意图隐藏于新闻的典型事实中,达到报道与宣传的统一,受众与媒体的统一。如:“北京:成功跨越两个70%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转型”这个报道,用 “每100元地区生产总值中,有72元来自第三产业;每100名从业者中,有71人从事第三产业”的具体数据,以两名50年前援建798厂的德国专家的生动故事和798艺术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等丰富的事实,做出北京现代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正在成为全国工业发展的“助推器”结论,点明科学的产业结构对经济的良性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该报道不仅有思想性又富有生动性,更具有指导性
2.人性视角:彰显报道的人本化
新闻是以人和事件为报道核心的,主题性报道也不例外。现在的一些主题性报道观点阐释、概念解释较多,对人的真实思想和情感关注较少,这种情感缺失的公文式新闻,拉大了主题性报道与普通受众的距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性视角强化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自己人效应”,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今年我国遭遇罕见的雪灾,媒体在雪灾的报道中,充分显示了人本化的核心元素。中央电视台策划报道的《风雪中我们在岗》、《他乡过年》、《雪战》等系列主题性报道无不是从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大小事入手,体现着对普通人的命运和心灵的关切。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外出务工不能回家的农民工;从准备回家结婚的新人到执行任务的党员干部、普通群众等,报道从细节中体现关怀,在故事中交流情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湖南长沙看望在沙坪变电站除冰抢险中不幸殉职的周景华等3名电力职工的家属时所说的“今天面对你们,我无法用更多的语言来表示安慰,我给你们鞠个躬吧!”这句话,感动了无数观众。一位放弃休假的警察写给出生仅仅三天的孩子的信,把一个父亲的牵挂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细节有效的丰富了主题性报道的情感因素。
3.审美视角:增强报道的可视性
人们接受外在信息的过程,实际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对于电视信息的传播来说,没有审美价值,就没有欣赏的价值,也就会削弱收视的价值。因此,在主题性报道中也应从审美的视角去发掘主题、表现主题,从而达到提升主题的目的。怎样用审美视角进行主题性报道?笔者认为应遵循电视的特性,从三方面入手:
(一)“真”。新闻的审美,最根本的问题是要符合真实的原则。首先是选择真实的事件和人物来表现主题,而不能为了印证主题去刻意制造新闻事实。否则,报道虽符合了主题但却会失之于真实。其次是画面的真实。现在摆拍造假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为主题的需要而摆拍的“情景再现”;有为画面的美观而导演的标准动作,这些画面看似完美却不能以真实感征服受众。与此同时同期声要减少人为的成分
(二)“实”。即信息的充实有用。现在我们许多主题性报道主题突出、形式规范,但缺乏高质量的信息。如:跟风、模仿和作空泛的议论,报道停留在表态和一般性的道理讲解上,没有主题与内容的融会贯通;重复使用经典镜头和万能镜头,缺乏信息含量高的个性画面;人物采访充斥着内容空泛的套话与人为拔高的豪言壮语,缺乏发自内心的真切感受
(三)“新”。在主题性报道中,只突出报道的宣传性,而忽略新闻审美价值的现象还存在。在某电视台,笔者看到一条关于市委主要领导到农村宣讲十七大精神的报道,长度达九分多钟,大多是领导的现场宣讲,整个报道缺乏精华提炼。而前面提到的“北京:成功跨越两个70%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转型”这个报道,其结构就可见报道者的独具匠心。报道用一张笑脸来演示北京经济结构的转型,“上翘的两个嘴角代表高效、高端、高辐射的产业,象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微笑曲线的低端代表着高污染、高耗能的一般制造业,北京市在全国率先突破两个70%意味着北京经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报道主题提炼既哲理化又形象化,呈现出形象、生动的美感
4.文化视角:凸显报道的高品位
媒体的传播效果及生命力,也取决于深厚文化底蕴的支撑。先进文化的精髓,必定是在社会机体组织及人的思想中有着生命力和潜在影响力的东西,这些因素时刻在规范、支配着人们未来的思想、行为。因此,从符合国家、民族的行为模式、伦理观和价值观等。文化理念入手,用文化的视角挖掘报道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高品位增强主题性报道传播的有效性。中央电视台的主题性报道“知耻明辱”,将典型事例与精彩点评结合起来,从文化的视角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所积淀的精华进行提炼,突出当代社会,应以什么为荣,什么为耻的主题。如《从陌生人到兄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危险品水路运输从业资格考试复习题库资料(浓缩500题).pdf
- 标准图集-苏S13-2022 预制混凝土排水检查井.pdf VIP
- T/CSWSL 036-2024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pdf
- 2025至2030中国宫颈癌疫苗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VIP
- 2025至2030汽车防爆膜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VIP
- 2025至2030热熔线标涂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报告.docx VIP
- 2021年禁毒社工招聘考试试题.doc VIP
- 医院病理技师礼仪与病理诊断.pptx VIP
- 2021年度禁毒社工招聘考试试题.doc VIP
- 《十二公民》剧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