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渡客英国艰难挣扎 女记者亲历卧底调查.docVIP

偷渡客英国艰难挣扎 女记者亲历卧底调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偷渡客英国艰难挣扎 女记者亲历卧底调查

偷渡客英国艰难挣扎 女记者亲历卧底调查 身为无证工人,中国劳工必须在孤立的社会文化环境里求生,就业于最为“三D”的行业,即最肮脏(Dirty)、最不受管制(Deregulated)、最危险(Dangerous)的行业。他们是英国最无保障、最脆弱的劳动力,承受着最为严重的劳工权和人权的侵犯 “非法劳工”清洁英国的大街小巷,打扫英国的超级商场,并在每条街上忙碌的餐馆里端送英人的菜饭。“非法劳工”在成衣厂里缝补英人穿着的衣服,制造英人使用的微波炉,并加工配制英人每晚食用的沙拉。 “非法劳工”提供英人每天生活之所需,却无人意识到他们的存在。“非法劳工”便是英国无证、无身份的外籍移民劳工。他们或由于本国经济衰微,或由于战乱和政治迫害,通过非正式的方式,离乡背景来到第一世界国家 为了深入了解他们在英国的劳动生活,我展开了匿名调查。我想要亲身经历体验他们的生活。这样,我走进了英国葛兰平肉类加工厂(Grampian Country Pork)。那里,一行闪烁不断的巨型广告字体 “创造更有味的生活”高高悬在厂房的正上方。 同时,许多面容疲惫的外籍劳工,正一个个从小型巴士上走下来,等待轮班。我不禁联想,他们的生活是何种滋味? 我寻着无证华裔劳工的足迹,走上他们踏过的在英寻职路途。我从伦敦一名建筑工人那里取得了一份IS96文件,也就是移民局过去发给特定政治庇护申请者的临时工作许可证。这份文件属于一位XX年入境、名为陈敏的中国人。这份没有标明性别的文件,已被许多华裔中介复印无数次,以每张50镑的价钱售予无数华裔工人。这名建筑工人告诉我,这张纸(俗称“难民纸”)在许多高度依赖外籍劳工的行业里都能使用 接下来,通过伦敦一名华人,我取得了诺福克郡(Norfolk)塞特福德城(Thetford)的一名工头林先生的电话。这名华人告诉我,同郡的金斯林镇(Kings Lynn)有一位同姓的工头,我只要说是他推荐的,塞特福德城的林先生便不会有所怀疑 拿起了话筒,我开始了与林先生的首次交谈。“我是金斯林镇的林先生介绍的,”我自我介绍说,“我来自中国河北省,学生签证已过期,现在急着找工作。”“我们这里有工,供住宿。”他十分自信地说 以下是来自我在这段匿名生活期间的日记 周一获取工头信任 林先生约我在伦敦维多利亚巴士车站与他会面,一同前往塞特福德。一见着我,他便多疑地打量我,同时转动着他的黄色鸭舌帽。他详细地盘问我的来历:老家何处,来英国多久了,做过什么样的工作,等等。我给予早已准备好的答案,说我是河北廊坊来的,在伦敦餐馆里打杂一个多月,也做过保姆的工作。对我的每句话,他总缓缓地答应着,“是这样子吗?”好似在质疑我的真诚 半个小时后,他逐渐放松心情,并开始与我闲聊 到塞特福德城的这一路上,他从南到北地向我这个陌生人倾诉他的过去。在接下来的三个小时之中,我才得知,他是在“黑色经济”中“打滚”的典型人物”中介工头”,靠着四处钻营挣取暴利,但从来做不了太大的决定 我试着从他的角度来听他的故事。林先生来自贫穷的中国福建乡村,生活艰苦。小时常被父亲体罚,有一回愤而离家,自此在外闯天下。他的声音里充满了被遗弃的孩子让外面的世界磨练出来的一辈子的倔强 “我过去在中国曾因发印假钞,险些被警察开枪打中,”林先生颇为得意地告诉我。他曾透过蛇头安排,偷渡到台湾,在那里从事建筑工作6个月,直至被遣返回大陆 在英国的5年之中,林先生一直在经营“身份制造”业――“做身份”――他自己这么说。所谓“身份制造”,也就是制作护照并贩卖之,从无路可走的华裔劳工那里赚取利润。他经常和金斯林镇的工头合作,往返于金斯林镇和塞特福德之间 他对我说,XX年2月5日在莫克姆海滩遇难的23位中国籍拾贝劳工之中,有数人是他所召集,是他手下的雇员。望着前方的玻璃车窗,他淡淡地说,“我的女友也遇难了。”此时,他显得非常平静。“很可惜,”他说。她40来岁,来自中国东北的沈阳 那晚,有些华工手上连求救的电话号码都没有。知道如何求救的人,却无法以英语告知救生服务处他们已有生命危险 其中一名工人在被海水淹至胸口时,以手机打电话给他远在中国福建的妻子。“我想我过不了这一关了,”他对妻子说,并与她告别 在黑凄的夜里,一个个工人手牵着手,望着自己被四面涌来的潮水淹没的那一幕,让我顿时沉默下来 晚上11:30左右,巴士到达了塞特福德,一个完全陌生的英格兰城镇,迎接我们的只有夜里的冷风。我们沿着公路,走向郊区。步行XX年多,但他们尚未寻到驻脚处。45岁的秦先生这么回想着,“最初,我们在普利茅斯的一个花场工作。100株的百合花,3小时才能摘到,而我们的工资是每100株才3镑钱。这工作是季节性的,没工可做时,我们就得离开,到别处找工。后来,没工可做,我们就只得去莫克姆海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