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格式’的反思-香港数学教育学会.pdf

有关‘格式’的反思-香港数学教育学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关‘格式’的反思-香港数学教育学会

數學教育第十四期 (6/2002) 有關「格式」的反思 吳 丹 教育署課程發展處校本課程(小學)組借調教師 在很多不同的場合中,都會聽到老師們談到有關「數學格式」的問題。 一般的問題包括: 一、練習簿內做習題的格式: (a) 在初小是否應該硬性規定學生要用五行或七行做直式? (b) 橫式是否一定要隔行書寫? (c) 寫橫式時是否一定要在左端隔空一格才開始列式?(原因是每行 的第一格只可寫「等於」符號。) (d) 書寫計算結果(答案)時,是否一定要劃上雙底線,否則就代表 答案不完整? (e) 書寫應用題中的計算結果(答案)的單位時,是否一定要加上括 號? 二、其他: (a) 做應用題時,應教授學生寫「答題」,還是教授他們寫「題解」 呢? (b) 做乘法的應用題時,是否一定要要求學生按被乘數及乘數的固定 次序列式? (c) 以下的直式可以接受嗎? 1 2 3 1 4 × 6 5 ) 7 0 6 0 0 7 0 1 2 0 + 1 8 7 3 8 以上都是筆者曾聽到過的一些問題。或許你會覺得以上的問題並沒有 討論的價值,甚至於沒有討論的必要。但事實上,在很多小學數學研討會 12 EduMath 14 (6/2002) 中,這些問題都有不少老師曾提問過,甚至討論過。尤其是在「其他」部 份的問題,更是有討論的價值和空間,因為當中所存在的問題並不只是單 純地涉及格式的問題,而是反映了老師們對一些數學原理不了解! 在此,筆者希望能進一步探討在「其他」部份提到的一些問題(主要 為 (a) 和 (b) ,而 (c) 則由 # 馮振業 另文論述)。 很多小學數學老師會問:「到底我們應該教學生寫『答題』,還是寫 『題解』呢?哪個寫法會較好呢?」在這個問題上,筆者認為問題是沒有 爭論的必要。事實上,處理應用題的表達方式,也是學生與人溝通的表達 模式之一。因此,老師很應該給予適當的空間,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表 達方式,例如: 例一: 志成每天儲蓄5 元,他 15 天共儲蓄了多少元? 學生甲: 他共儲蓄了: 5 × 15 = 75 (元) 學生乙: 5 × 15 = 75 (元) ∴ 他 15 天共儲蓄了75 元 在以上的例子中,學生甲和學生乙皆做得對。因為在例一的情況中, 寫「題解」和「答題」皆能清楚及完整地表達出解題者的計算和回答,因 此兩者都是對的。 例二: 每架旅遊車可載乘客50 人,現有乘客367 人,那麼最少要多少架 旅遊車才可把全部乘客載走? 學生丙: 最少要旅遊車: 367 ÷ 50 = 7 (架)…… 17 (人) # 編者按:見本刊第 16 頁《是格式問題嗎?由兩個例子說起》馮振業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