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好起来-----分组合作学习模式之一.doc

每个孩子都好起来-----分组合作学习模式之一.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每个孩子都好起来-----分组合作学习模式之一

「真心」才有好手段-----合作學習的動人樣貌 林文虎101-06-14重寫 孩子們該從哪一個起跑點起跑? 幾十年來,台灣的教育圈一直是「比較會讀書」的一群人擔任老師,多數老師都沒有學業困頓的經驗,很自然的不知「民間疾苦」,無法同理心「低學習成就」孩子的感受。在學校裡,這些「比較不會讀書」的孩子在同儕間的失落感和挫敗感一直被「想當然」的忽視。 90年代過後,大步伐的教育改革、嚴重的「少子化」現象和整體性的社會變革一波一波迎面襲來。教育環境變了,師資也供過於求,教師工作一下子熱門了起來,教育成了媒體關注的「顯學」。社會開始用「全面照顧學生」、「帶好每個孩子」這種較全面、較嚴格的角度要求老師。常態編班、禁止體罰、多元智慧教學、多元升學通路等等讓教師困惑的新制隨之雜沓而來。放眼教育現場,不少老師們卻仍是抗拒、排拒!仍習以為常的拿舊經驗去侷限教學、框架孩子。原因無他,調整轉變「教學經營」、「班級經營」的確是件艱苦的大工程,真不是三言兩語說的明白,不是一兩回研習就能重新上路! 一所在升學考試與成績掛帥的社會價值下,長期遭漠視的山區偏僻國中。一位幾乎全靠自省自勵的老師,無巧不巧的點燃一套「教學經營新制」的火種。短短幾個年頭,幾位老師的有志一同,這一所國中竟然快速竄升成教育圈的新標竿。這所學校學生興致高昂;家長全力支持;升學成績表現當然不在話下。這樣的一位火種老師的「經營」點滴似乎可細細玩味。別人真實鮮活破繭再生的經驗過程總比較長篇大論的空泛理論更容易當成殷鑑吧! 火種老師取得教師證照後,無法免俗的和大多數流浪教師一樣無法立即找到正式的教師工作。不得已只好先到郊區學校擔任臨時的「代課老師」,為維持生計同時也在「安親班」任職,「雙薪」的打拼讓生活終於可以維持下去。沒想到這一段「安親班」和「代課老師」的經歷卻成了老師最重要的成長歷程。 「安親班」老師的教學要禁得起嚴酷的即時檢驗,老師得要負擔教學成敗責任。「安親班」老師不只要讓學生喜歡上課,還得用盡辦法讓孩子的學習成績「亮麗」起來,否則,現實的家長會很快的選擇離開,對安親班的老闆來說,每一位孩子不管賢、愚、智、不肖,都是財神爺,都是寶貝。這裡的老師沒有忽視任一位孩子的權利,這種「真實的鍛鍊」讓火種老師對孩子的看法和傳統老師有了很大的差異。為了尋找「好的策略」,她學會了:不要讓所有的孩子都從同一個起跑點起跑。因為「從同一個起跑點起跑」對先前已經落後一大段學習路程的孩子不公平、不厚道。 誰才是收穫最多的人? 真的嗎?教的越多,學的越多? 幾年後,她好不容易通過甄聘正式擔任教職。老師不停的檢視自己和學生的互動效能,不斷的修正也自己建立的經營模式。她每帶一個新班級,學期一開始,一定要花許多時間和孩子聊天,藉著和孩子熟絡,增強「讓每個孩子都好起來,才是對自己真正好的方法」的理念。此理念顛覆傳統對孩子的功利訓練與要求,的確不容易,其實也沒有想像中困難。只要有心,老師和孩子表現出來的可塑性很讓人驚歎! 師生私下聊天中,老師總先稱讚功課好的孩子,她說:「你們將來都會大有成就,肯定會擁有很好的事業,會賺很多錢。但是,這樣的人通常都很忙,許多瑣事必須找人幫忙,例如:上餐廳吃飯;車子的修護和保養;水電住宅裝修等等,如果你的同學們各有所長,能相互幫忙,大家的生活都會過的精采。但是,如果同學中有人不夠好,不只不能提供很好的服務,更因為大家都是同學,誰都知道誰家住哪裡、誰較有成就較富有,說不定誤入歧途的同學,哪天『綁架自己同學』的事情就在你的身上發生。」 老師又說:「根據『名揚』雜誌刊載的學習效能理論:『自己學習』的效能其實遠不及『和別人共同學習』,更比不上『當起老師教別人學會』。所以,從對自己最有力的角度來看,『讓別人也好起來』才是最有效的學習策略。對別人好,對自己更好。」老師話一說完,引導孩子討論。就在同學你一語我一言的對話中打下「分組合作學習」的基礎。 為了讓孩子堅信不移,老師還從雜誌上摘錄佐證圖表。讓孩子驚訝的看到:原來自己苦讀半天,收穫遠不及「教別人」的七分之一。幫助別人,自己才會學的更好。 為什麼徒弟該坐在前面? 異質化分組,品格教育更見真實! 開學期間的「班級分組」是大學問。「隨興任意分組」當然也可以,可是,想細膩的照顧每個孩子。老師改採用精緻的「能力分組」。「能力分組」這個詞兒已經被功利的教學現場變身成「能力分班」。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學校已經將能力分組給「污名化」「標籤化」了。仔細看看老師的「能力分組」或許才能還原優質經營策略的原貌,能輕易找到人性的光輝、學習的希望。 首先,老師取得孩子過往的學習成績,先將學生依成績分成A、B、C、D四級。一樣的分級和從以功利角度出發的作為卻有天淵之別。想將這個班級「異質化」的分成幾組, 就挑出幾位成績最好的A級同學, 讓這些孩子可以自由尋找最低成就的D級學生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