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地方自治法规监督之探讨 - 弘光科技大学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6期
我國地方自治法規監督之探討
∗ ∗∗
林文清 、羅際芳
摘 要
地方自治團體對於自治事項得自為立法並執行,並由地方立法機關
或地方行政機關制(訂)定自治法規。問題在於監督地方自治團體的上
級機關在尊重地方自治權的前提下,應為如何之監督,其監督之手段、
程序為何?我國地方制度法的規定並不甚明確,或有缺漏之處。本文之
探討在於地方法規監督的密度(標準)的區辨;最後探討我國地方制度
法有關地方法規監督措施是否與地方自治的本質相符合,可以為未來修
改地方制度法時的參考。
關鍵詞 :代行處理、非權力性監督、地方自治監督、地方自治法規、
權力性監督
∗林文清,現任弘光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法學博士。
∗∗羅際芳,現任弘光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專任副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
77
我國地方自治法規監督之探討
壹、前言
依我國憲法之規定國家權力分為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
權分立體制,對地方自治法規之監督在形式上應可分為行政監督、立法
監督、司法監督、考試監督及監察監督,五種監督並行。究其實,我國
現行地方制度法之設計,對地方自治法規之監督係僅行政監督而已。因
監察院對地方自治監督方式,依其職權行使彈劾、糾舉、糾正等,根本
上並不涉及對地方自治法規之監督;立法監督,依地方制度法及立法院
職權行使法之規定(1) (羅志淵,1970 ;許志雄、許宗力,1992 ;薄慶玖,
1995 ;張正修,2000 ),亦根本無法找到實際的例證。就司法監督而言,
地方制度法第三十條第五項規定,自治法規與憲法、法律、基於法律授
權之法規……有無牴觸發生疑義時,得聲請司法院解釋之。就此規定而
言,司法監督係被動的對自治法規加以監督,對違法違憲之自治法規宣
告無效,作成終局之決定2 。至於考試監督亦屬於行政監督的一種,地
方制度法第五十四條及第六十二條規定,地方議會及地方行政機關之組
(1)有關立法監督之說法有二種,第一說之見解認為,立法監督乃上級立法機關以立法權規定下級政府 之
體制,或賦予相當之職權,使其組織及職權之行使獲得合法之根據,並使之不得超越上級立法之範
圍;第二說則認為立法監督係國會監督,地方議會制定的自治法規,國會擁有批准權或同意權而言。
第一說之見解,係中央立法機關制定法律藉以設定地方自治團體之組織及職權而已,並未對地方自
治法規給予持續的注意或拘束,尚未構成對自治法規加以監督控制。第二說之立法監督,依地方制
度法之規定並未有自治法規有函送立法院審查之規定。另就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之規定而言(第六十
條至六十二條),各機關依其法定職權或基於法律授權訂定之命令送達到立法院後,應提報立法院
會議。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之規定,係對於行政機關行政命令之立法審查而言,其實不及於地方自治
法規。綜合上述之見解,我國立法監督其實在實際操作上,並未落實,現行法制上亦無實際例證可
以依循。參閱許宗力,「地方自治監督」,收錄於許志雄、許宗力等著,地方自治之研究,業強出版,
1992 年 8 月初版,頁 153-154;薄慶玖,地方政府與自治,五南,1995 年 2 月 2 版,頁 478;羅志
淵,地方自治的理論體系,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 年 4 月初版,頁 179;張正修,地方制度法理論
與實用(二),學林文化,2000 年 9 月 1 版,頁 652-653。
(2) 依大法官釋字第五二七號解釋之意旨,地方制度法第三十條第一項至第四項之自治法規,與憲法、
法律、中央法規或上級自治團體自治法規牴觸者無效。上述疑義得聲請司法院解釋之規定,係指就
相關業務有監督自治團體權限之各級主管機關對決議事項或自治法規是否牴觸憲法、法律或其他上
位規範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综返校答案.doc
- 稳健医疗集团有限公司.pdf
- 文献综述撰写原则 - 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pdf
- 汶川地震对土地规划引发的思考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pdf
- 汶川地震医疗救援中华西医院护理工作的组织管理 - 安徽省立医院.pdf
- 我国“政府——准政府机构”隐型府际关系与协调.pdf
- 我国cip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qibebt-ir.pdf
- 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监管相关问题研究林小华1 裴斐2 (1中国平安 .pdf
- 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 - 安丘市职业中专.ppt
- 我国co 2 捕集与封存的技术路线探讨 - 岩土力学.pdf
- 多点监督与特征融合校准:目标检测算法的创新与突破.docx
- 南宁市门诊HIV_AIDS患者抑郁状况剖析与影响因素探究.docx
- 医疗过失犯罪中客观归责理论的精准适用与深度解析.docx
- 南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ocx
- 清解瘀毒胶囊对脑出血大鼠血红蛋白毒性作用及机制探究.docx
-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现状、问题与突破路径.docx
- 泉州开发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区域经济与市场环境的分析.docx
- 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度耦合及中国战略抉择.docx
- 分布式信号波达方向 - 时延联合估计算法的深度剖析与创新探索.docx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精神传播的创新变革.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