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媒体对城管形象的构建——基于《华商网》的定量.doc
网络媒体对城管形象的构建——基于《华商网》的定量
摘 要: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城市管理力度的加大,媒体关于对城管执法发生的冲突性新闻报道增加。本文采用了内容分析法,用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网络媒体对于城管形象的污名化再现,网络媒体对城管进行负面报道的原因,并探讨了如何改善城管的媒体形象。
关键词:城管;网络媒体;构建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城市管理力度的加大,城管执法与部分群众之间的矛盾却有所加深,城市管理是一项普通而又繁重的工作,一些网络、电视、报纸不时出现城管执法不当,发生冲突事件的报道,有损城管队伍的形象,城管的社会地位得不到公众和媒体的普遍认可。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对华商网的全部新闻以“城管”为关键词进行标题检索,分析网络媒体对相关议题的报道数量和立场倾向。考虑到资料的易得性与统一性,本研究选择2011年《华商网》作为分析样本,华商网是以整合华商报业平面媒体资源为基础的网络媒体,具有代表性。样本收集从2011年1月1日到2011年11月1日,共得到有效样本数量300个。
二、网络媒介对城管形象报道的污名化
对样本结果的量化分析中,共收集到关于对城管的负面新闻报道200条,负面新闻的报道率接近65%,其中在对城管的负面新闻报道中主要是围绕 “粗暴”、“蛮横”、“打人”等关键字眼为主题。如“乾县一男子驾三轮撞树身亡,家属称因遭城管追赶”,“乱收费”,“卫生费”,“摊位费”,“联合强拆”,“河南城管扇老农耳光”,“城管扯断买菜老太手指”,“孕妇面临流产称遭城管踢”,“被城管逮住,把水果踩得稀烂”,“市民欲拍城管粗暴执法被砸”,“汉中城管拒交停车费,殴打女收费员”,“城管粗暴执法”等等。
由表1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城管暴力执法几乎占据了所有负面新闻。“辱骂呵斥”和“没收物品”属于暴力程度较低的行为,占据了所有报道的大部分篇幅,几乎成为城管执法的常见行为,老百姓已经习以为常,可以接受。而“强行拆迁”则严重危害到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这种粗暴的行为激发了老百姓的愤慨。“打人致伤或致死”的严重暴力行为激起了老百姓的强烈抗议,多数选择诉诸法律途径解决。
城管是基层执法人员,和老百姓有着最频繁的接触,从某个层面讲,城管也代表着基层政府的形象。然而,媒体中频频出现的“辱骂呵斥”“打人致死致伤”的报道,这样的暴力执法形象无疑给城管带来了灰色的行业形象色彩,加剧了老百姓对城管行业的不理解甚至是怨恨,加深了基层城管和老百姓之间的隔阂。特别注意的是新闻报道中对城管执法动作的描述,根据笔者的统计,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动词为“扔”、“拽”、 “踢”、“骂”。
媒体报道中使用的动词生动的展示了城管的执法形象,从表2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扔”和“骂”的动词占据了整个报道将近三分之二的比例,展示了城管执法时的粗鲁行为,“砸”“拽”“追”等动作出现的新闻报道数量略微要少,体现了城管执法时的暴力形象。
城管是基层执法人员,然而在媒体的报道中,城管经常出现知法违法的行为,如“环卫亭租金成城管部门小金库”,“城管公开拍卖没收物品”,这样的报道使城管的形象在暴力执法的基础上又加上了知法违法的烙印。在剩余的非负面新闻报道中,80条新闻报道是持一种中立的报道倾向,如:“城管为保证道路畅通及良好的市容环境,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对一些不听劝阻的占道户,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清理疏散,暂扣违章占道物品。”对城管形象的正面报道只有20条。如:“乌鲁木齐城管出新规 温柔执法:不准打骂随意没收”,“城管队员助夜行女子脱离劫匪魔爪”等。
华商网只是大众媒体的一个缩影,不仅是网络媒体,包括电视媒体、报纸媒体等对城管形象的报道都是保持一种总体的反面报道,几乎所有媒体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城管欺负无助可怜的社会底层商贩,城管暴力执法,城管非法掠夺等。在媒介视野中,城管被塑造成为公众的公敌,他们被认识是暴力执法、欺负弱势百姓的代表,在媒体报道中城管被打上了“暴力”、“蛮横”刻板烙印。城市管理是一项普通而又繁重的工作:环卫管理、市政设施维护、市容秩序管理、集贸市场管理、城区园林绿化管理等部分,这些工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城管是城市中为保证城市环境,维护城市生活秩序的执法人员,“为整个城市的的和谐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城管的社会地位得不到公众和媒体的普遍认可,甚至在媒体的负面报道中成为暴力执法的代表,这完全与城管执法城市建设的服务者角色相违背。
三、城管形象被网络媒体曲解的原因
当下,媒体对城管的报道多是负面的,城管在社会百姓心目中的整体形象也不佳,甚至有媒体用“城管过街人人喊打”来表达对城管的不满。媒体对城管的污名化报道有着深刻的原因。
(一)媒体顺应民意,偏袒弱势群体
城管执法本身是为了整个城市的和谐发展,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 VIP
- 《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第10课伟大梦想共同追求教案.pdf VIP
- 中外教育理论名著选读.docx VIP
- 专业音响完整系统的安装与调试.doc VIP
- 西门子12001500PLC用触摸屏按钮触发启动PID的自整定编写方法程序示例.docx VIP
-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模拟试题.docx VIP
- 中兴接入网和epon b ch zxa10f822产品介绍23p.pdf VIP
- 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ppt VIP
- 环境学第2版-左玉辉-教学课件-第2讲 水环境.ppt VIP
- 小米质量保证工程师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