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7届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详解.doc

第27届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7届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详解

2013年上海市第27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仅供参考) 说明: 1、本试卷共两部分,笫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题,计90分;笫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全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12题,计60分。全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生使用答题纸,把每题的正确选项填在答题纸(卡)相应位置。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完毕后,请将试卷、答题纸(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4、常数g=10牛/千克。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四幅图片中,能体现“增大摩擦”的是( ) (A)磁浮列车轨道; (B)轮胎花纹; (C)轴承滚珠; (D)“鳖鱼皮”泳衣。 [分析] 磁悬浮列车实际上是依靠电磁吸力或电动斥力将列车悬浮于空中并进行导向,实现列车与地面轨道间的无机械接触,再利用线性电机驱动列车运行。列车在牵引运行时与轨道之间无机械接触,因此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列车轮轨粘着限制、机械噪声和磨损等问题轮胎花纹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加胎面与路面间的擦力,以防止车轮打滑滚珠轴承改变了轴承的摩擦方式采用滚动擦,降低了轴承面之间的摩擦现象采用新材料的泳衣,可使运动员游泳时的摩擦阻力变得更小,形成零阻力甚至负阻力。其原因在于通过泳衣与人体的整体设计,用泳衣来弥补人体体型的不足。近年来,许多游泳运动员都改三角裤为长裤,或把身体包严只露手臂,这种新式泳衣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鳌鱼皮” [分析]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符号η表示η=W有÷W总×100% [分析] 光线从水中射人空气,题目中画的反射光线 OA 与水面之间的夹角为 600,说明入射角α为300 ,由于光线从水中斜射人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折射角大于300 ,折射光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β< 600 [解答] (A) 4.重力为10牛的水对漂浮的物体所产生的浮力大小( ) (A)一定小于10 牛; (B)一定等于10 牛; (C)可以等于0 牛; (D)可以大于10 牛。 [分析] 水产生浮力是它容纳物体等体积水的理论上10牛的水可容纳物体的体积可从0到无穷大,因此理论上来说10牛的水可以产生的浮力是无上限的,即从0到无穷大 (A)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上升; (B)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不变; (C)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下降; (D)盐水的密度不变,液面也不变。 [分析] 将淡水凝固成的冰看做浮体,根据浮体的知识有:G冰=F浮,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不变的,故:G冰=G熔化的水=ρ水g V熔化的水 , 而F浮=ρ盐水g V排 ,所以ρ水g V熔化的水=ρ盐水g V排 ,因为ρ水<ρ盐水,则V熔化的水>V排 ,液面上升;盐水里面混进了冰熔化的淡水,则盐水的密度减小,(A)正确。 [解答] (A) 6.水被加热烧开后,水面上方有“白色气体”;在炎热的夏天,冰块的上方也有“白色气体” ( ) (A)前者主要是由杯中水转变成的“水的气态物质”; (B)前者主要是由杯中水转变成的“水的液态物质”; (C)后者主要是由冰转变成的“水的气态物质”; (D)后者主要是由冰转变成的“水的液态物质”。 [分析] 水面上方有“白色气体”是杯中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外面温度相对较低的环境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需要着重强调的是,水蒸气是气体,且无色,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冰块的上方的“白色气体”是冰块上方温度相对冰较高的气态水分子(水蒸气)遇到温度相对较低的冰块液化凝结而成的小水滴,虽说都是“白色气体”,但来源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生活中的物理常识,同学们平时学习物理时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解答] (B) 7.物、透镜、光屏置于光具座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透镜是凸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把透镜右方的光屏移到适当位置,一定能在屏上得到物体的像; (B)如透镜是凸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去掉光屏而用眼睛从右向左沿主轴直接观察,一定看不到物体的像; (C)如透镜是凹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把光屏移到适当位置,一定能在屏上得到物体的像; (D)如透镜是凹透镜,去掉光屏而用眼睛从右向左沿主轴直接观察,一定能看到物体的像。 [分析] 对于凸透镜成像问题,光屏上接收到的只能是实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若物体放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之上或一倍焦距以内,则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物体的像,故(A)错误; 物体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去掉光屏而用眼睛从右向左沿主轴直接观察,能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B)错误; 根据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去掉光屏而用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