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章 元素的结合规律与赋存形式1.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元素的结合规律与赋存形式1

第二章 元素的结合规律与赋存形式 现象: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元素在太阳系不同星球、不同陨石、地球不同层圈、不同岩石矿物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太阳系中,陨石、地球等自然系统都主要由金属相、硅酸盐相、硫化物相、气相(冰物质)组成。且不同自然系统中各相的元素组合基本一致。 金属相Fe, Ni,Co, Pt族等; 硅酸盐相Si,O, Mg, Fe, Al, Ca等; 硫化物相S,Fe,Cu,Zn ,Ni,Co, Pt族等; 气相H,N,C,O He,Ne, Ar, Kr,Xe,Rn等。 地球中各层圈元素分布 也有对应关系 另外,地壳中,有些元素(如Au2.5ppb、Hg40ppb、Sb300ppb)的克拉克值很低,却能富集成矿。有些元素(如Sr325ppm、Li18ppm、Rb78ppm)丰度并不低,却很少形成独立矿床。 推测:自然界元素有一定的结合规律和赋存方式。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那么, 元素的结合规律与赋存方式受什么因素控制? 本章目的就是讨论地壳中元素相互结合的基本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内因、外因) 第二章 元素的结合规律与赋存形式 一、自然体系及自然作用产物 二、元素的基本性质 三、球体最紧密堆积和配位数 四、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及其分类 五、类质同象 六、晶体场稳定能及其对过渡金属行为的影响 七、元素结合规律的微观控制因素 八、元素的地球化学分类 九、元素的赋存形式 1.地球化学体系的特征 2.自然过程产物的特征 3.自然界元素结合的基本规律 1.地球化学体系(自然体系)的特征 (总体具有一定空间范围、特定条件下有特定状态、时间连续性 ) 具体特点:(1) 温度、压力等条件的变化与实验条件相比相对有限 地壳和上地幔 : T: -80~1800℃(地核5000 ℃) P: 0.0n~1010Pa(10万大气压) 实验室: T: 10-5 K ~5ⅹ104 ℃(甚至 100M℃) P:真空 ~ 5ⅹ1011Pa(500万大气压) 1.地球化学体系的特征 (2) 多组分构成的复杂体系。元素92种,同位素354种,但浓度相差很大,以其各自的丰度决定参加化学反应的量比和方式。此外,地球和地壳阴离子总数<<阳离子总数,也制约元素结合方式。 (3) 开放体系。体系与环境有充分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所以地球化学作用都具有分阶段单向演化的特征。 (4) 自发进行的不可逆过程。作用过程受动力学因素制约, 具有不彻底性(有亚稳定性存在)。 一、自然体系及自然作用产物 2.自然过程产物的特征 (2)元素形成自然分类组合。 按阴离子,自然界仅有 自然元素;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硫化物及类似的砷化物、碲化物、硒化物; 卤化物; 含氧盐 五大类 2.自然过程产物的特征 2.自然过程产物的特征 (4)自然稳定相都不是纯的化合物。 几乎每一种矿物都是一个成分复杂、元素含量有一定变化范围的混合物系列。因为自然体系是复杂体系。(赋存方式可为类质同象、包裹体、吸附、缺陷和孔隙中) (5)自然作用产物的类型会重复出现。 在地壳的物理条件下,相似的物质组成和类似的作用过程会使自然作用产物的类型重复出现。 如不同的岩石大类、矿床类型等,如花岗岩、玄武岩可在不同地方反复出现,斑岩型铜矿、石英脉型金矿也可在各地出现。 3.自然界元素结合的基本规律 三大规律 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合性(如何分类聚集) 类质同像(同类元素在同一矿物占位的关系) 晶体场理论对过渡族元素行为的控制(特殊元素) 第二章 元素的结合规律与赋存形式 二、元素的基本性质 1.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2.原子和离子半径 3.电离能(势)变化规律 4.电子亲和能 5.电负性变化规律 6.化学键 7.离子极化 第二章 元素的结合规律与赋存形式 二、元素的基本性质 1.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①原子的玻尔理论(Bohr,1913) 据元素在加温后所发出的光线具有特征的波长,玻尔认为元素的不同电子在离原子核不同的地方以一定能级存在。电子吸收能量,能跃迁到高能级,损失能量,跳回更低能级。电子能量是不连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