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的成分思考.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膜的成分思考

二、细胞膜的成分 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主要是糖被变薄,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因此,在检查癌症的验血报告单上,有AFP、CEA等检测项目。如果这些指标超过正常值,应做进一步检查,以确定体内是否出现了癌细胞。 三、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例:食醋中的醋酸分子是活细胞不选择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蔗糖是活细胞需要的大分子物质。用食醋和蔗糖可以将新鲜的蒜头腌制成糖醋蒜,其原因是 (  ) 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存在于活细胞的间隙里 B.醋酸和蔗糖均能被吸附在活细胞的表面 C.腌制时间长,两种物质缓慢地进入细胞内部 D.醋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四、细胞壁(植物) 化学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功能:支持和保护 例:经实验测定植物细胞的强度大于动物细胞,是由于它含有较多的 (  ) A.核酸 B.脂质 C.纤维素 D.蛋白质 答案:C 解析:植物细胞在细胞膜外还有一层细胞壁,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纤维素的强度较大。细胞壁对植物的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例: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分析时,需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从真核细胞分离出较纯净的细胞膜较为困难,因为会有细胞内其他的膜混杂。而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 内膜,没有细胞核,将其特殊处理后,会造成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一些物质溶出,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的细胞膜,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通过对“血影”的分析得知其化学成分组成如下:蛋白质49%,脂质43%,糖类8%。有的科学家将“血影”中的脂质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和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细胞整个表面积的2倍。 (1)为什么要选用成熟的红细胞? (2)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 (3)红细胞溶血后,溶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应该是 ,这种物质的特性是 ,因而使红细胞具有 的功能。 (4)“血影”的化学组成是 、 、 。其中的脂质主要是指 。 (5)制备细胞膜的时候用鸡的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可以吗?为什么? 1、怎样区分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和气泡? 问题探讨 ( P40) 区分图中的细胞和气泡;说出气泡和细胞 有什么不同? 气泡是光亮的,里面只有空气。 细胞是一个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复杂结构,而且是一个立体结构,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焦距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不同层面。 不能,但是能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界限的 2、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膜吗? 3、科学家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请你推测,科学家是怎样确定细胞膜的存在的? 1)通过活细胞的物质要通过一道选择性的屏障,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进入细胞。 2)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能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溢出细胞。 3)在光学显微镜下用微针碰触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以伸展,用微针插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层结构被刺破,如果细胞表面结构受损过大,细胞会死亡。 3、科学家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请你推测,科学家是怎样确定细胞膜的存在的? 材料 ①1859年,欧文顿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动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 ● 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溶于脂质的物质 细胞膜 你从以上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说明理由。 动动脑筋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脂质 你从以上实验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动动脑筋 材料 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只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还含有蛋白质 一、体验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1.实验材料: 选取什么样的实验材料制备细胞膜较为理想呢? 为什么? 2.实验原理及方法: 用什么方法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