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职高三语文模块(高教版)电子教案:明湖居听书.docVIP

2016职高三语文模块(高教版)电子教案:明湖居听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职高三语文模块(高教版)电子教案:明湖居听书

职高三语文教案 课程: 语文 单元: 第四 编写教师: 课题: 明湖居听书 课型: 理论 学时: 2节 授课日期 2011-4-12 2011-4-13 2011-4-14 2011-4-15 授课班级 10护1.2 10护3 10护4 10护5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品味通感修辞手法的艺术表现力; 2、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有机结合的写作手法; 3、适时地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4、培养学生评价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以文本和人本思想引导学生品味通感手法的神韵妙境2、贯穿“歌、乐、情”的教学理念,有机地渗透审美教育。 难点:品味通感修辞手法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方法: 情境感悟法、换句品读法 教学资源(课件 挂图 模型 标本 录像 幻灯 投影 ) 课件、录音 教学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 一、导入新课(播放《高山流水》乐曲) 一首好的乐曲能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所以说音乐是没有民族国界之分。70年代中期,欧洲某乐团深入中非一部落为那里的土著居演奏舒伯特小夜曲。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几乎没有接触过现代文明的原始部落的居民,居然被小夜曲感动得如痴如醉!俄国大文豪托尔期泰听了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禁不住老泪纵横,说自已触摸到了俄罗斯民族的灵魂。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二听了《梁祝》之后,情不自禁地说道:“这种音乐必须要跪着听”。“中东战争”战火纷飞之际,干戈挥舞的士兵,忽然听到一首美妙悠扬的音乐,奇迹般地放下手中的武器,握手言和。由此可见,音乐的魅力是无穷巨大的。今天我也来欣赏一篇描写音乐的名篇佳作。 板书:明湖居听书 刘鹗 二、简介作者和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学生看注解回答) 三、学生朗读“自读提示”明确重点、难点 四、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学生自由谈感受 (结合自读提示和课后思考题,用5分钟时间速读课文) 1、分组讨论,你认为哪几段写得最好?为什么? 2、自由发言 3、老师范读(7-8段) 五、品味语言(换句品读法) 1、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已喜欢的语段,引出文中的难点(通感句) 2、老师投影通感句 3、分组讨论品味(比较法 品读法) 投影(一) 通感句(换句品读) 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 1、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像吃了巧克力)(像夏天吃了一块冰淇淋)(像长期跋涉在沙漠上,吃了一块西瓜) 2、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像一块石头抛入天际) (像一个气球飘入天空) 3、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 (像一个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黄山三十六峰,爬呀爬不上去,忽地从半山腰的悬崖上摔到山脚下) 4、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火光,纵横散乱。 (像华灯初上时节,深南大道两旁闪烁迷离的彩灯) 要求: A、比较原句与换句的表达效果。 B、学生可以随时改换通感句,换得好的给予激励表扬加分。 5、学生分组发言,老师随时点拨。 6、学生齐读通感句。 7、学生将通感句转换成曲线。 老师将5个通感句投影出来。 学生每人都在纸上画曲线,然后叫两名学生上黑板画,并讲出理由。 8、老师随机点评。 9、老师归纳“通感”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力 六、略讲侧面描写手法: 1、 提问: 这篇课文主要写白妞高超的演唱艺术,为什么先从琴师和黑妞写起? 明白:这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手法。这样能使文章内容更丰满,内涵更丰富,更有地衬托了王小玉的声音之美和说书表演艺术之炉火纯青。 2、 老师在曲线图下面补充几片绿叶,构成一个绿叶衬红花的整体板书图。投影板书(二) 七、仿写训练: 1、播放《春江花月夜》乐曲。 2、要求。 a.运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 b.写出音乐的节奏旋律。 c.要有一幅画面感。 3、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进入写作佳境。 4、学生互评,老师随时点评。 八、迁移比较阅读 (一)琵琶行(节选) 要求:《琵琶行》与《明湖居听书》两文有何异同点? 明白相同点: 1、都用了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 2、都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 3、乐曲的节奏旋律变化多姿。 不同点:《明湖居听书》描写更细腻传神一些。 九、总结: 1、通感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拓展延伸 荷塘月色》中的通感句: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妙茫的歌声似的 b.光与影有着和谐和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听潮》中的通感句: “海在我们的脚下呻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朦胧的月光和玫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