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因工程概论.pptVIP

  1. 1、本文档共2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科基础课;◆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材与参考书 ; 本课程的地位:;基因工程原理纲要;第一讲 基因工程概论; 现代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发展历程 ;◆生物技术发展历程 ;◆生物技术发展历程 ;◆现代生物技术的含义;◆现代生物技术的目的;◆现代与传统生物技术的区别;◆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细胞工程;◆细胞工程;◆克隆技术;第一讲 基因工程概论;2、基因研究的发展;2、基因研究的发展;2、基因研究的发展;◆(1)基因学说的创立;Mendel临终前说;;◆(1)基因学说的创立;◆(1)基因学说的创立;Morgan, Thomas Hunt (1866-1945);2、基因研究的发展;◆(2)基因与DNA分子;图1.1 转化过程的核心是DNA 这个结果说明了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也是DNA,还为细菌和高等生物的遗传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观点。 ;原文对图1.1的结果是这样分析的:这种引入的物质,就它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而言,看起来是高度聚合且有粘性的DNA。另一方面,III 型外壳多糖的合成是由可转移的物质激发的,它是由不含氮的多糖组成。因此我们认为,引入的物质以及反过来产生的产物在化学上是不同的,在功能上有生物特异性,两者对于决定它们所在细胞的特异性是必须的。 这个讨论描述了遗传物质及表达产物之间的区别,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当可转移分子被发现由DNA组成之后,下一步需要证明的就是DNA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体系中提供遗传物质。 1952 年,Hershey和Chase用放射性标记T2噬菌体感染细菌 (32P 标记DNA,35S标记蛋白质) 的实验进一步说明了不管是在细胞基因组中还是病毒中,遗传物质就是DNA这一结论。 图 1.2 说明了这个试验的结果。 ;图 1.2 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被证明是DNA(捣碎实验)。 本实验直接表明父代噬菌体的DNA进入到细菌中,变成了子代噬菌体的一部分,恰好符合是遗传物质的遗传特性。 ;◆(2)基因与DNA分子;◆(2)基因与DNA分子;图 1.3 多核糖键是由一系列5’—3’糖-磷酸键作为主链和含有碱基突出组成的。 ;图 1.4 由于嘌呤碱基总是与嘧啶碱基配对,因此双螺旋的宽度是恒定的,图中序列为T-A、C-G、A-T、G-C。 ;图 1.5 DNA的双链构成双螺旋;图 1.6 碱基配对是DNA复制原理的基础。;图 1.7 DNA 的复制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的。;不管是杂合双体还是纯合双体,其中任何一条链要么是含重原子的要么是含轻原子的。1958年的Meselson-Stahl实验证实了这一观点,在这个实验中观察了三代酵母菌的DNA复制。从细胞中提取出DNA,离心测量其密度,则DNA按密度分成三带:最重的是母体,杂合体是第一代,第二代中一半是杂合体一半是纯合双体。(图 1.7);图 1.8 复制叉是指从未解旋的母链向新复制的子链过度的区域。 ;◆ (2)基因与DNA分子;◆ (2)基因与DNA分子;◆(2)基因与DNA分子;◆(2)基因与DNA分子;2、基因研究的发展;◆(3)基因与多肽链;◆基因的碱基顺序与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对应关系?;RNA;在生命的初始阶段,中心法则是:??;1981年,美国生物学家切赫(T. Cech)等发现四膜虫26S rRNA前体的自我剪接作用,随后又证明前体中的居间序列(intervening sequence,IVS)有五种酶的活力。1983年,Altman从纯化的RNase P中,证明催化tRNA前体成熟的催化剂是RNase P中的RNA。以后又发现RNA自己不需要蛋白质的帮助,就可以用氨基酸合成肽链。;DNA本身是否也具有酶活性呢?1994年,乔依斯(G·F·Joyce)等人发现一个人工合成的DNA分子具有一种特殊的磷酸二酯酶活性。此后,国外又有多例报道人工合成的DNA序列具有各种不同的酶活性。1995年,我国学者王身立等人发现,从多种生物中提取的DNA均具有酯酶活性,能催化乙酸萘酯水解为萘酚和乙酸。这种较弱的酯酶活性并不需要特定序列的DNA编码,而是非特异性DNA的一般性质。王身立推测,在生命起源时,RNA和蛋白质都还未出现,原始海洋营养汤中的DNA可能利用本身的酯酶活性水解萘酯等物质以获得能量。随着生命的进化,酶活性更强的蛋白质出现了,在生命世界中DNA作为酶的作用则为蛋白质所取代。但DNA分子本身的酯酶活性仍作为一种“分子化石”的遗迹,一直保存到今天。 ;2005年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表明,来自Mount Sinai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蛋白,它可以为DNA复制提供编码信息。新发现的蛋白叫Rev 1 DNA聚合酶,它可以以自身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