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单元建议分二节课教学,主要讲述清领後期台湾的各项建设1教师
本單元建議分二節課教學,主要講述清領後期臺灣的各項建設。
1. 教師講授時可先強調從清領前期邁入後期的區分,除了單元5所述之「臺灣開港通商」外,牡丹社事件與中法戰爭波及臺灣,亦是促使清政府對臺灣之經營轉趨重視的原因。總而言之,三者的共同點 ── 「外力衝擊」是清政府重視臺灣的最主要原因。
2. 教師可分段講述沈葆楨和劉銘傳在臺所進行的重要措施與建設。
節名 教 學 建 議 參 考 教學補充資料 1.牡丹社事件 ⊙ 引起動機:講述牡丹社事件發生時日本入侵臺灣,與原住民發生激戰的故事。
⊙ 教學步驟:
1. 先說明十九世紀時,臺灣成為西方國家發展勢力的重要目標。
2. 復習單元5漢人與原住民的關係,說明清廷對原住民的消極態度予外人可趁之機。
3. 說明牡丹社事件發生的背景、經過與影響。 ● 美船羅發號事件(164)
● 牡丹社事件(164)
● 牡丹社事件善後條約 ── 中日北京專約(164) 2.沈葆楨治臺 ⊙ 引起動機:講述沈葆楨建設事業中與學生生活經驗相關者,如蘇花公路、新中橫公路等。
⊙ 教學步驟:
1. 說明牡丹社事件使清廷由消極治臺變為積極治臺。
2. 說明沈葆楨治臺的重要建設。 ● 沈葆楨(165)
● 治臺政策的轉變(165)
● 億載金城(166)
● 臺北府(167)
● 恆春城的興築(167)
● 沈葆楨力主解除嚴禁內地人民渡臺舊例(168)
● 沈葆楨開山撫番(168) 3.中法戰爭與臺灣建省 ⊙ 引起動機:利用171頁教學補充資料「基隆法軍公墓的中元普渡」,介紹當地人士用法國麵包、巧克力、法國葡萄酒、歐元形式的紙錢進行普渡的特殊現象,進而說明中法戰爭的經過與影響。
⊙ 教學步驟:
1. 敘述中法戰爭的背景與經過。
2. 說明中法戰爭是刺激臺灣建省的主要原因。 ● 中法戰爭與臺灣(170)
● 基隆法軍公墓的中元普渡(171)
● 臺灣建省(171) 4.劉銘傳的在臺措施 ⊙ 引起動機:介紹學校附近與劉銘傳較有關聯的建設,如郵局、鐵路、行政建置等,進而介紹劉銘傳在臺灣進行的各項建設。
⊙ 教學步驟:
1. 說明劉銘傳在臺灣進行的各項措施。
2. 分析劉銘傳建設臺灣的成就與缺失。 ● 臺灣成為中國最進步的一個省分
(172)
● 臺東直隸州的設置(172)
● 劉銘傳的丈田清賦(172)
● 清賦事業的評估(173)
● 劉銘傳的交通建設(174)
● 劉銘傳「擬興修臺灣鐵路摺」(174)
● 撫墾局(175)
● 番學堂(175)
● 西學堂與電報學堂(176)
● 劉銘傳改革引起民變 ── 施九緞事件(176)
● 劉銘傳之前開山撫番的成效(176)
● 劉銘傳「剿番」(177)
● 邵友濂(177)
● 劉銘傳自強新政的再檢討(177)
● 清領臺灣時期的行政區劃演變(179)
美船羅發號事件 配合課本第108頁
自通商以來,外國船航行近本島南部,常有被番人襲擊之事,而以美船羅發號(Rover)事件而發生國際交涉。同治六年(1867年)三月九日,有自汕頭向牛莊航行之美國船羅發號,中途遇風迷路,漂流至本島南端七星岩,觸礁沈沒,船長漢特(Hunt)夫婦及水手等,共上小艇,向東南海岸登陸,為生番襲擊,全遭殺戮。惟一中國水手,逃往山中,晝伏夜行,得至打狗,訴其顛末於中國官廳,由英國領事經北京、英國公使通知美國公使白寧伽姆(Burlingame)。此時停泊於安平之英國軍艦鷺鶿號(Cormorant)由艦長布羅德(Capt Broad)少佐特航行至遭難地,擬救其尚生存者,但遭土番之攻擊而返。李善得向中國地方官交涉,閩浙總督嚴桂答以:「生番之地,不隸中國版圖,難用兵究辦。」於是美國水師提督比爾(Bell)奉美國政府之命,率哈特福(Hartford)、窩明(Wyoming)二艦來討。六月十九日,以陸戰隊一百八十一人在傀仔舟上陸,與生番接戰,副艦長馬凱基(Mackenzie)戰死,大敗而逃,同時美國公使向清廷交涉。九月,臺灣道張啟照會李善得:「中國即派文官大員究辦,不勞客軍,如欲往觀察,可乘中國輪船來臨。」乃命臺灣總兵劉青簡、南路海防兼理番王柳莊,整兵前往,李善得同行,在琅灣上陸。李善得見當時情勢,欲恃中國兵解決,恐不可能,乃自偕通事六人與土番大頭目卓杞篤直接交涉。結果允此後對於外國漂流船之生命財產以相當的保護,返還船長漢特夫婦等之頭顱,及劫奪之物品。並約定此後如漂流船需要供給,先揭紅旗,在海岸送於水手,如不見岸上紅旗,不
許上陸,此事件即如此了結。
(參見:古亭書屋(1978)。臺灣三百年史。臺北:眾文圖書公司。頁78-79)
牡丹社事件 配合課本第108頁
1871年12月琉球宮古島民赴琉球國中山府納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子对抗原理与技术(第3版)全套PPT课件.pptx
- 冷拼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最新2025年秋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课件(含抗战胜利80周年内容).ppt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docx
- 吴清忠:人体复原工程.pdf VIP
- 川崎 Kawasaki 2022款 Z 400 中文用户手册 使用说明书2021年4月14日印刷.doc VIP
- [北京]冷轧带钢工程薄板酸轧设备基础施工方案.doc VIP
- 全国教学能力比赛《声临其境·影视配音要旨》教案(一等奖).pdf
- (高清版)DB36∕T 713-2013 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