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VIP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跃华学校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考试 高 一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23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36分) 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修葺(qì) 栏楯(shǔn) 垣墙(yuán) 门闩(shuān) B.攒射(cuán) 尸骸(hái) 长歌当哭(dāng) 租赁(lìn) C.昵称(nì) 根茎(jìng) 呱呱坠地(gū) 象笏(hù) D.熨帖(yùn) 聒噪(guō) 晌午(shǎng) 戏谑(xu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阴谋诡计 一愁莫展 走投无路 作揖 B.莫明其妙 殒身不恤 出类拔萃 鞠躬尽瘁 C.恣蚊饱血 迫不急待 因噎废食 越俎代庖 D.博学宏词 从容辞令 戕灭 黄钟大吕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_________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 (2)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_____挂在 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3)女人的手指_______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A、启示 傲然 震动 B、启事 傲然 振动 C、启示 毅然 振动 D、启事 毅然 震动 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虽然他对军事所知有限,但也知道,将军的这种做法显然是孤注一掷。 B、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五彩斑斓的怜爱。 C、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D、他那种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革命气概,舍生取义、殒身不恤的战斗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大门,也 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B、报告团成员结合亲身的经历,深情地讲述了罗阳同志生前刻苦攻关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深深打动了现场的听众。 C、“巨龙”号潜海成功,对于完善我同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我国开发海洋的能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D、长期以来我国为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提供天气预报服务,为渔民生产、海上搜救和各种海上活动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气象信息。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昨天,看见好朋友赵曼丽独自在操场一角哭泣,王婷婷连忙跑过去问怎么回事。 B、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C、他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房地产商——告诉他,市场正在调查,眼下买房要慎重。 D、有人认为: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9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