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2015年春高一下期4月月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屈原列传
《史记》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本题3分)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平伐其功???????????? ?????????????????????????伐:夸耀。
C.王怒而疏屈平?????????? ???????????????????疏:疏远。
D.明道德之广崇?????????? ??????????????????明:光明。
D
【解析】D项,“明”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阐明。2.(本题3分)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①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②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D.①为楚怀王左徒
②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C
【解析】A项,“之”:助词,的;代词,它。B项,“而”: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C项,“以”均为表目的关系的连词,可译为“来”。D项,“为”:动词,担任;动词,写作。3.(本题3分)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的一项是
②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
⑤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⑥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A.①②⑥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A
【解析】是《离骚》的内容;是赞美屈原高洁的品行,不是原因。排除这两句即可。
4.(本题10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屈原在楚怀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道近古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讽刺楚国当世没有贤君。
C.屈原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这些都表现在他的《离骚》当中,文如其人,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基础。
D.屈平正道直行,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君王,却遭到小人离间,处境艰难,怨恨遂生,这是他写作《离骚》的内在原因。
B
【解析】B项理解错误,不是“在楚怀王面前”,应为在《离骚》之中。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1)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每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
【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要注意以下字的含义:“为”,写作;“莫”,没有谁;“伐”,夸耀;“称”,运用;“容”,被容纳。6.(本题4分)全诗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试加以分析说明。【解析】首先以雎鸠的成双和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应配君子的联想。其次以荇菜的随水而流,兴起淑女之难求。最后以对荇菜“采之”“芼之”,兴起追求淑女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7.诗中运用了双声、叠韵和叠字等手法,如“关关”“参差”“窈窕”“辗转”等,请说明其作用。
【解析】诗篇运用了双声、叠韵和叠字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李开周
很多年前,郁达夫回忆北京的生活,说自己不逢北国之秋已经十年了,每年到了秋天,都要想起北京,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想起“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的静谧岁月。
人的回忆往往靠不住,郁达夫离开北京后,感觉北京很美好,却完全忘了他当年在北京居住的时候撂下的一些狠话。1924年,他给郭沫若写信说:“上北京来,本是一条死路,北京空气的怎样腐劣,都城人士的怎样险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16 不畏浮云遮望眼.doc
-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实用类文本阅读(二) 新闻、访谈滚动练习22.doc
-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滚动练习18.doc
-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四 压缩语段滚动练习4.doc
-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201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17 一曲菱歌敌万金.doc
-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五 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滚动练习5.doc
-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滚动练习1.doc
- 201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18 千朵万朵压枝低.doc
-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 江苏省徐州市2015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苏教版.doc
-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2015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技巧教案 苏教版.doc
-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老王教案 苏教版必修3.doc
-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品质教案1 苏教版必修3.doc
-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品质教案2 苏教版必修3.doc
-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五人墓记巩固教案 苏教版必修3.doc
-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指南录复习教案1 苏教版必修3.doc
-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指南录复习教案2 苏教版必修3.doc
-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指南录后序二教案 苏教版必修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