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2单元第3课.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2单元第3课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课题 3、从“东方红”到“神舟” 册次 6年级下册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2、懂得航天事业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3、 学习航天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精神, 认识到在生活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从小立志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教 学 重 点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教学记录 一、从“两弹一星”说起 1、图片出示:让学生目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发射成功的 壮观情景。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在西北浩瀚的沙漠上,轰的一声巨 巨响,腾起了烈焰翻滚的巨大蘑菇状烟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 功。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火药的民族,这个在共产党领导下站 起来的民族,终于用现代科技的雷霆证明了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 力。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对空导弹飞行 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上午7时,氢弹空投试验成功,沉寂的戈壁 戈壁大漠上空,瞬时升起了一颗极为壮观的“太阳”。 2、秦山核电站:在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史上,1991年12月15日 零时14分是一个闪光的时刻。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秦 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试验成功,从此中国大陆没有核电站的历史宣告结束了。 结束了。 教 学 过 程 “728”工程:周总理1970年2月8日发出指示“从长远看,要解 教学记录 解决上海和华东用电问题,要靠核电……”。为此,核电工程被称为 “728”工程。 你还知道哪几座核电站?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江苏田湾核电站等。 3、“东方红”1号: 发射时间: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 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1时48分进入预定轨道。 卫星简况:属于技术试验卫星。它采用自旋稳定方式,质量为173千克。 有效载荷:《东方红》乐音装置、宇宙强度计、太阳短波辐射计 和高空磁强计等,其中科学探测仪器设备的任务是探测空间电离层和 地球大气密度,然后通过遥测系统把有关数据发送回地面。 轨道参数:近地点439千米,远地点2384千米,倾角68.5°, 轨道周期114分钟。 工作寿命:设计寿命为14天,实际寿命为28天,即1970年5月 月14日卫星停止发送信号。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试验卫星的发射组织程序、运载火箭技术、 发射场的工作协调性、跟踪测控网的工作可靠性和卫星本身的技术, 其中包括测量卫星工程参数、空间环境,并进行轨道测控和《东方红》 乐曲的播送。 意义影响:它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中国成为继苏联、 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卫 星的国家。该星重量超过了前4个国家第一颗卫星重量的发射卫星的 国家。该星重量超过了前4个国家第一颗卫星重量的开创了中国航天 史的新纪元。 4、“风云”1号气象卫星: 教 学 过 程 1988年9月7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试验型气象卫星风云一号 教学记录 A星,风云一号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太阳同 步轨道),也是我国第一颗传输型极轨遥感卫星。其主要任务是获取国 内外大气、云、陆地、海洋资料,进行有关数据收集,用于天气预报、 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全球环境监测等。1990年9月3日风云一号 B星成功发射入轨,其性能明显改善,年9月3日风云一号B星成功 发射入轨,其性能明显改善,外云图与当时国际先进的同类卫星相当。 4、讨论交流: 结合我们学过的现代通讯知识及从电视、报刊、网络上得到的 相关知识,举一些例子说说卫星的用途。 第二课时 二、飞天,不再是神话 1、观察图片: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 教师介绍一个不寻常的日子: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5 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了。 2、介绍神舟1-6号发射的情况: 神舟回眸 -----神舟一号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 运载火箭的第59次飞行,也是最近3年连续17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起飞约10分钟,飞船与火箭分离。 返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