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横向:中国学前教育史和外国学前教育史。纵向:(按历史发展阶段分为三大部分) 1.古代学前教育史(原始氏族公社-清朝中叶) 2. 近代学前教育史(1840年-1919年五四运动) 3. 现代学前教育史(1919年-新中国成立)(按研究对象分为两部分) 1.教育制度史2.教育思想史古代的儿童公育1.社会形态:生产资料公有,无阶级,成员之间平等互助 2.儿童教育形式:儿童公育 3.教育者:无专职人员,主要是老人 4.教育地点: “庠”(原始社会后期产生)教育内容:(1)生存教育:劳动技能与生活习俗(2)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与宗教教育(3)美育:歌舞、音乐、绘画(与宗教祭祀有关)(4)体格与军事训练:锻炼体魄、使用武器、作战方法主要教育特点:(1)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2)老人是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3)教育内容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简单而多样(4)教育方法主要是言传身教、观察模仿古代的慈幼《周易》中的学前教育思想:(一)提倡早期教育(二)重视家庭教育(三)尊重儿童的自主性《礼记》中的学前教育思想:(一)儿童的教育起点是胎教(二)儿童教育的前提是慎择师保(三)儿童教育的内容重在品德修养.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养成良好习惯胎教的产生与发展:《黄帝内经》《新书》《列女传》胎教的内容:1.注意精神状态的调适 2.重视饮食的调摄(割不正不食,饥饱适中、饮食清淡)3.注重对外界环境的选择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胎教的方法:1.监督法 2.小劳法 3.瘦身法古代胎教的经验及局限:(一)高度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二)高度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三)高度注重母亲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四)胎教即母教:(1)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2)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3)注重孕妇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4)注重胎教和母教的结合古代儿童家庭教育:一、宫廷儿童教育制度(一)保傅制度(二)三母制度:关于“三公”“三少”“三母”(师保傅分别指太保、太傅、太师,合称“三公”,太保负责保育身体,太傅负责道德培养,太师负责传授文化知识和统治经验。另设少保、少傅、少师,合称“三少”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子师负责教育道德行为规范,慈母负责供给衣食和其他需要,保母负责料理睡眠)学前家庭教育主要内容:(1)生活常规:童子礼,卫生习惯(2)思想道德:孝悌、崇俭、诚信、为善、立志(3)文化知识:识字(“三百千”)、诗赋4)身体保健:抗疾、游戏原则:1、及早施教2、风化陶染3、量资循序4、慈严结合方法:1、游戏2、讲故事3、体罚幼儿故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书言故事》、《日记故事》、《蒙养图说》《二十四孝图说》等贾谊幼年太子教育的意义:1.太子教育的成败关系国家兴亡 2.早期人格培养非常重要,早喻教容易教化有成。“早谕教”—太子早期教育阶段:(一)胎教(贾谊:古代胎教学说的奠基人之一)1.选择父母是胎教的根本问题。选择品德好的人为配偶。2.对孕妇进行“正礼”教育,孕妇一切言行举止合乎“礼”。3.安排适宜环境及人员对孕妇予以影响。(二)学前教育1.学前教育从婴儿初生开始2.慎选左右是对太子早期教育成功的保证。3.聘请为专任教师,负责教诲幼小太子。4.教育内容多方面5.教养结合选左右:三公,三少,三保重儒术: 目标:按儒家的理想人格塑造太子内容:儒家学说 1.知识教育:《春秋》《礼》《诗》《乐》2.道德教育:忠、信、义、礼、孝颜之推:一、及早施教,推崇胎教原因:1.幼时家庭教育好坏,关系到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成败兴衰。2.家长对年少子女的教育,容易奏效。3.当时社会动荡,学前家庭教育是士族教育的基础和主要形式二、严慈结合(有教有爱、反对溺爱,提倡体罚)三、均爱勿偏(父母对所有子女一视同仁,给予慈爱)四、博习致用:1. 对子弟道德理想、道德情操的教育; 2. 广泛学习五经、百家,还要熟习琴棋书画五,熏渍陶染,1.潜移默化环境陶冶 2父母以身作则,3与善人居 4.结交益《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科书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一、批判传统儿童教育,提倡自然教育 1.顺道性情 2.循序渐进 3.因材施教 4.全面诱导二、提出系统的儿童教育改革方案 1. 目的----“教以人伦” 2. 内容---“诗、书、礼、乐” 3.方法:全面诱导4.程序:动静结合,体脑结合(编制课程表)原则:循序渐进,量力施教,随人分限所及 2.因材施教,各成其材,承认个性 3.“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评价:1.反对传统教育,符合儿童教育规律,“与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致。”(郭沫若) 2.“自然教育论” 比西方早了200多年,实属难能可贵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一、重视蒙养教育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