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某村蔬菜大棚示范园建设的调研报告.doc
关于某村蔬菜大棚示范园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县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查看我镇的设施农业工作落实情况,2009年11月20日,我镇人大代表一行对邱圩村双李蔬菜大棚建设情况进行了参观考察。详细了解投资成本、种植品种、投入产出以及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情况以及目前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邱圩设施农业示范园位于邳睢路西侧,庆安水库第15-16支渠之间,东西长约1100米,南北长约1000米,占地面积约1670亩,棚体为钢架大棚,主要种植冬春辣椒、芹菜、早熟西瓜等农产品。项目总投资2033万元,其中桥、涵、路、电等基础设施投资208万元,建成“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综合体系。预计产值可达18000元/亩,纯收入8000元/亩,带动1000人就业。园区涉及邱圩村前刘、后刘等6个小组,土地流转给大户经营。镇村积极引导帮助农民成立“邱圩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政府引导、合作社运作、农户参与”的运行机制。 园区第2期工程准备通过招商引资向西扩建3.5公里日光能大棚示范带,在四闸街建设交易市场3万平方米。积极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和栽培新技术,创品牌,做大专业批发市场,带动周边镇村发展设施蔬菜生产。 经过实际走访和调查了解,代表们询问面积推广设施农业还存在什么困难?镇村负责同志都不约而同地告诉人大代表团,群众的认识都上去了,劳动力等方面不存在问题,目前主要存在资金、技术以及市场风险等问题。 综合代表们意见如下: 1、资金可通过多种渠道筹措,比如信用社的小额信贷“五户联保”可解决一部分资金;技术方面可让农民先以投资少、技术含量低的塑料大棚搞起,既积累技术经验,又积累一定资金,逐渐发展到搞日光温室,要充分发挥镇农技人员的作用,对农民加强技术指导;市场问题一要进行规模经营, 2、坚定发展高效设施规模农业富民目标不动摇。做到发展高效农业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家庭经营相结合。2009年我镇计划脱贫887户,3749人,为贫困户人数30%,着力把一家一户配置成设施农业的经营主体。通过政府补贴、农户投资、专业合作组织带动,让更多农民成为“大棚、圈舍的主人”,实现脱贫致富、收入持续增长。 3、围绕企业建基地,依托龙头带农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骨干企业联系农户建原料生产基地。依托龙头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促使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行标准化生产、按订单生产,解决农民销售难问题。同时政府也要为优势农产品创名牌,建设营销网络,社会服务上多投入。 4、加大政府对发展高效规模农业扶持力度。如在脱贫奖补、融资政策上要向农户倾斜。加大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宣传力度,让农户变被动为主动,让有能力的人成长为农产品营销的经纪人。同时,充分利用奖补资金,借以调动农户发展发展高效设施规模农业的积极性,带动更多普通农户和贫困户参与到高效农业的发展中来。 5、强化领导。为全面推进我镇设施种养业的发展,镇三套班子成员责任到村、指标到人、定期调度、加强协调,努力做好各项服务,定期兑现各项奖惩制度,来保证高效设施规模农业的发展。积极协助农户做好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当年见效益。12
印江自治县位于贵州的东北部,茶叶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特色产业,是印江富民XX县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印江茶叶作为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茶叶总产值在国民生产总产值中所占比例较低,但作为特色作物的茶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好。近年来,印江茶叶抓住退耕还林契机,茶农发展无公害茶叶的积极性高,茶叶面积大幅度增加。全县现有茶园18959亩,其中投产茶园4078亩,产量480吨,产值832万元。幼龄茶园13281亩,待恢复茶园1600亩,幼龄茶园中绿茶6831亩,苦丁茶6450亩,计划2005年底建成茶园2.2万亩,投产茶园6000亩,产量600吨,产值100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 1200万元。农民劳务收入500万元以上,财政收入100万元以上。计划到2008年全县茶叶发展到5.1万亩,真正使茶叶成为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据专家预测,茶叶将成为消费者饮料市场的首选饮品,名优茶、有机茶、无公害茶又是茶叶消费的热点,印江发展无公害茶叶,产业前景看好,市场前景广阔。
一、印江梵净山茶叶基地无公害茶叶产业的优势
(一)自然优势。印江属亚热带温暖的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多云少日照,最海拔2493.7米,可谓“高山云雾出好茶” 。宜茶地10万亩以上,茶园所在地无任何工业企业,无污染、无公害,适合发展无公害茶叶。(二)名山出名茶。梵净山系联合国公布的六个“人与生物”保留地之一,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佛教和旅游圣地。境内森林覆盖率高,植被茂盛,林木葱翠,溪明如镜,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