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儿童注射时的心理护理.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 5月第 10卷 第 14期 · 临床护理 ·321 3讨 论 体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研究和探讨,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 垂体瘤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不 良状态则是因内分泌紊乱所引 症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认为经 起的,视野缺损和视力下降等也会随着患者个体化差异显露出来 , t3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 还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泌乳、皮肤粗糙、容貌较前丑陋及性功能下 心理干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质量和术后恢复情况,应在 降等症状 】。自卑、暴躁、抑郁、焦虑等情绪是因为心理压力大而 此类病患中广泛运用。 产生的。所以,医护人员应 向介绍此手术方式所具有的优点,并且 参考文献 主动关心患者 ,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手术。垂体瘤通常在术后 [1】周 良辅.现代神经外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23— 1~2d内并发尿崩症 ,其并发率极高,术中牵拉或是损伤了垂体后叶 555. 和垂体柄为主要原因。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每小时和24h将患 [2] 张考琴,徐文婷,陈晓青等.不同训练方法对经 口鼻蝶入路垂体 者的尿量准确的记录下来。术中损伤蝶鞍或是鞍底堵塞不严密还有 瘤切除术后病人的心理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6(6):1072. 肿瘤过度侵蚀破坏鞍底则是并发脑脊液鼻漏的主要原因,通常3~Td 3【] 张惠珍,郝晓莉.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32例护理体会[J].齐鲁 内发作。术后应及时清理 口腔内分泌物,并保持清洁,操作时重点 护理杂志,2007,13(4):75. 保护切31,不宜用力过猛导致切31感染。保持 口腔清洁和湿润,减 4【] 毕经芳,王凤霞.垂体瘤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 轻患者的不适应感,防止 口腔溃疡。本文中我们就经口鼻蝶人路垂 2006,12(8):686. , 门诊儿童注射时的心理护理 王德芬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人民医院,四川达州635100) 【摘要】门诊注射室是非住院患者的重要治疗途径,而门诊注射治疗的患者中患儿占90%-95%。由于年幼,缺乏辨别与认知能力,当受到 疾病影响时,可干扰正常的生理功能,产生不 良的心理状态,尤其对 打“针”深感惧怕与不安,恰当的心理护理,可让患儿顺利愉快地接 受注射 ,有利于惠儿早 日康复一 因为心理护理的实质就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 。 关【键词】门诊儿童;注射;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2)14-0321-02 惧怕 “打针”是儿童的共同特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患儿采取不 2.1.2此期的护理原则 同形式的心理护理措施 ,使患儿由惧变成主动愉快地接受注射。通过 应着重注意其情感反应,慈母般的语言,恰到好处的爱抚,可调 对患儿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结合,长期实践与探索,本人对此感受深 节患儿的心理状态,减少或消除刺激本身的感受强度,主动哄、逗, 刻,收获不菲。 以取得信赖与配合 ,并要细心观察,以了解病情或状态。 1掌握接触技巧 2.1.3此期的护理措施 患儿由熟悉、温暖的家庭生活环境来到陌生的医院,外界环境突 本期患儿多是独生子女,平时倍受长辈们的过分宠爱,多有任 然发生了变化,使早已习惯的行为受到束缚,加上家长的宠爱,使孩 性、好动、爱哭的性格。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年轻父母平时对孩子的 子养成了自私、霸道、生活依耐性强等不 良习惯,尤其是病后家长对 心理健康重视不够 ,例如:当孩子调皮哭闹时就恐吓孩子: “你再 孩子顺从迁就,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无形中造成孩子任性刁横,拒绝 哭,抱到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