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意境说”现象学解读初探
南昌高专学报 年第 期(总第 期) 年 月出版
16 2010 2 87 2010 4
Journal of Nanchang College No.2(Sum 87) Apr.2010
“意境说”现象学解读初探
王 琴
(厦门大学中文系 福建 厦门 361005 )
摘 要:我们在对“意境说”进行多层次研究的同时,也可以援引西方的现代美学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以推进对中国古典文论概念的理解和体系的建构。 本文试图以西方现象学文艺理论为工具,对“意境说”进行现代
意义上的解读。
关键词:意境;意境说;现象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B83-0 A 1008-7354 2010 02-0016-03
一 言著。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中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理 而忘象。 ” 已然展示了言、象、意三者之间的递进层次关
论概念,也是我国古代美学的基本范畴。 “意境”一词,在 系。 意和象的统一,在此已具有美学的特定含义。
我国古代审美理论中,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 何为“意 二
境”? 艺术审美的对象,自然是艺术作品,但各种艺术品成 西方现象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罗曼·英加登
为审美对象而呈现于审美主体的头脑中, 则是各种各样 在 《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 一书中曾提出其著名的
的艺术境界。 宗白华先生是这样阐释这一概念的:“…… “文学本体层次论”,即将文学作品划分为四个基本层面:
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 ⑴ 语词声音和语音构成以及一个更高级现象的层次;⑵
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 意群层次,即句子意义和全部句群意义的层次; 图式化
⑶
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这 外观层次,作品描绘的各种对象通过这些外观呈现出来;
[ ]( )
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1](p70) 。 中国古典文论的 ⑷在句子投射的意向事态中描绘的客体层次2 p10 。 英加
“意境说” 反映出的是东方民族以直觉思维为主的特色, 登还进一步指出,“从各个层次的材料和内容中产生了所
侧重鉴赏文学生动形象的直观世界, 并强调领悟形象背 有各个层次相互之间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并因此产生了整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REIZ(鋭志) (新车型概述)F.PPT
- RFID 运作原理.PPT
- Rm 1103 冰水系统使用手册.PDF
- Robotium介绍Robotium环境搭建Robotium进行测试的方法和步骤.PPT
- RADIO TELEX 交换电报通信解说(上) - 中华海员总工会.PDF
- RS-TC无线传输监控仪 - 瑞安市建设工程检测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DOC
- S 保全用感测光幕.PDF
- Q 信箱管理本章目标Queue 信箱的类别 - Travelport.PDF
- RS-1206 微电脑全自动充电器.PDF
- S27_海王星-蓝色行星.PDF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