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内科学》消化性溃疡.pptVIP

温州医科大学《内科学》消化性溃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 化 性 溃 疡 温 州 医 学 院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Case report 37岁,男性,因反复上腹部疼痛3年入院 疼痛呈烧灼样,饥饿时明显,服用抗酸剂可缓解,但2-3小时后疼痛再发。 体检:无异常发现 实验室检查:无贫血. 血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 What is most important examination next step for this patient? Results of endoscopic examination 定 义 消化性溃疡 常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既GU和DU,其粘膜缺损深度超过粘膜肌层。 糜烂 是指粘膜上皮层破损深度不超过粘 膜肌层,修复后不留疤痕。 流 行 病 学 全球性的常见病。10%人一生患过此病。 我国的发病情况 南方﹥北方,城市﹥农村 性别 男>女 3.4-4.4:1 DU好发年龄为青壮年, GU 多见于中老年人 DU与GU 比较多见 DU:GU=3:1 病因和发病机理 ? 曾有过多种学说如: 炎症学说、神经学说、消化学说、天平学 说等。目前比较公认的是1961年Shag和 Sun提出的天平学说 攻击因子 1.胃酸/胃蛋白酶 2.幽门螺旋杆菌(Hp) 3.药物:NSAID、糖皮质激素等 4.其它:吸烟、酒精、应激、胆 汁、遗传等 防御因子 1. 上皮前 粘液-HCO3- 屏障—物理屏障 2. 上皮细胞 (1)分泌粘液和 HCO3- (2)上皮细胞顶面膜对酸的反弥散起屏障 作用 (3)上皮细胞快速再生。 防御因子 3. 上皮后 胃粘膜丰富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流。 4. 前列腺素E 有细胞保护、促进粘膜血流、 增加粘液及 HCO3- 分泌。 5. 表皮生长因子 有细胞保护、促进上皮再生。 Pathophysiology of PUD 消化性溃疡的形成:  胃、十二指肠黏膜的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和侵袭(损害)因素平衡失调 GU: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减弱为主 DU:侵袭(损害)因素增强为主 一、Hp ? 是一种螺旋状、革兰阴性、微需氧性细 菌。 ? 1983年Warren在发现,并与Marshall合 作培养,分离了这种细菌,即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关系 1. 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率高: 2 . 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和降低溃疡复发率: 3 . 难治性溃疡改用抗Hp治疗有效。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 的发病机制(1) 1 . Hp-胃泌素-胃酸学说 Hp感染 → 炎症和组织损伤 → 胃窦黏 膜中D细胞数量↓→ 生长抑素↓→ G细胞释 放促胃泌素的抑制作用↓→ 胃泌素↑→胃酸 分泌↑→十二指肠的酸负荷↑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 的发病机制(2) 2 .十二指肠胃上皮化生学说 Hp只能定植在胃上皮组织上,十二指肠胃上皮化生为Hp在十二指肠定植提供了条件,Hp感染导致十二指肠炎症,粘膜屏障遭破坏,最终导致DU发生。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 的发病机制(3) 3. HP感染减少十二指肠 HCO3- 分泌, 导致粘膜屏障削弱,导致DU发生。 HP与DU 六因素假说 高胃泌素血症 胃酸/胃蛋白酶 Hp生长 胃上皮化生 十二指肠炎 碳酸氢盐 溃疡形成 二、非甾体抗炎药(NSAID)(1) ?服用NSAID半数内镜下见胃粘膜糜烂/出血 ? NSAID引起的溃疡以GU较DU多见 ?与 NSAID种类、剂量、疗程有关 ?与服用抗凝血药、皮质激素有关 非甾体抗炎药(NSAID)(2) ?局部作用: NSAID在胃内酸性环境下,呈非离子状态,可透过细胞膜弥散入粘膜上皮细胞内→离子化→细胞毒损害粘膜屏障 ?系统作用:抑制环氧合酶(cox)。 非甾体抗炎药(NSAID)(3) ? 结构型COX-1 在组织中恒量表达,催 化生理性前列腺素合成,参与机体生理功 能调节 ? 诱生型COX-2 在病理情况下由炎症刺 激诱导产生,促进炎症部位前列腺素的合 成。 三、胃酸/胃蛋白酶(1)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