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大气气溶胶的化学组成
气溶胶来源判别 两类判别气溶胶来源的模式 源模式(扩散模式) 使用源排放率的统计资料,依据大气扩散和输送的基本规律,研究气溶胶浓度的空间分布,从而估算源对所研究地区气溶胶的贡献; 接收点模式(受体模式、接收模式) 与源模式恰好相反,是用在接收点处所获得的气溶胶特性,主要是化学成分浓度的资料,来反推有关源对接收点处的贡献。 源模式(扩散模式) 10公里以内的污染物扩散和输送问题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模式计算上可以说都比较成熟,但在污染物中距离扩散和输送问题中却存在很大难点 与近距离相比,许多控制因素变得具有非均匀性和非稳定性,例如在数十小时的时间尺度和整个边界层内,风场、温度场、大气稳定度、混合层高度等都不能看作是均匀和不变的。另外,随着气溶胶粒子在大气中滞留时间和输送距离的变长,它们的物理和化学特征都要发生变化,与之密切相关的迁移、转化过程则必须考虑,特别是对长距离输送,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成为定量估算的关键因素 源模式(扩散模式) 当然,用大气扩散模式来估算气溶胶的空间分布,判断各种源对所研究地区气溶胶质量浓度的贡献时可以具体到每一个排放源,这对于环境综合治理和控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许多困难,这集中表现在污染源的统计调查和气象参数的获得上,而且有的污染源,如扬尘,由污染气体转化生成的硫酸盐等二次粒子以及海盐气溶胶等,在有的问题中必须考虑,但又很难纳入扩散模式。这些都表现出大气扩散模式存在的缺陷 接受点模式 接收点模式主要是在化学——统计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此种模式只给出能影响接收点的各排放源的情况,而其结果多表示统计平均意义,从综合治理的角度来看,比较适用于作战略性决策的依据。 另外,由于此模式对污染源的调查和气象资料以及气溶胶在大气中本身的许多特性参数的依赖关系不那麽重要,特别是它能解决扩散模式难以处理的问题,二者若同时使用,则可相互取长补短。 化学元素质量平衡法 气溶胶总质量浓度或某种化学元素的总质量浓度是有贡献的污染源相应特性值的线性叠加 化学元素平衡法可以定量地估计污染源对接受点的贡献。不过该法仍需要各种污染源排放的气溶胶化学组成的资料,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难以准确地确定将哪些源包括进该模式中的问题。 另外,该模式的一个重要难点是“多源相似”,即多个源的化学组成几乎相同或一个源的组成几乎是其它源的线性组合,这时会出现数学上的不稳定 化学元素质量平衡法 Example of chemical mass balance approach applied to fine particle fraction in Philadelphia in 1982 (adapted from Gordon, 1988) 习题 查找一篇包含气溶胶元素组成列表的期刊文献,求取相对于地壳的富集因子,并对结果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说明:1、中英文文献均可;2、元素不少于10种;3、可借助电子表格等工具) 习题 2. 测量到PM10的浓度为32 μg·m-3,包含Si 2.58 μg·m-3、Fe 3.84 μg·m-3。假设对该地颗粒物起主要贡献的两类源是燃煤电厂和土壤尘,忽略其他源的贡献。分析源排放物表明,土壤粒子中Si和Fe的含量分别是200 mg·g-1和32 mg·g-1,即分别占总排放物的20%和3.2%;电厂排放的颗粒物中Si和Fe的含量分别是10 mg·g-1和150 mg·g-1。请问两类源贡献的质量浓度各为多少? (参考答案:土壤:11.75 μg·m-3;电厂:23.09 μg·m-3) * Holton, J. R., J. A. Curry, and J. A. Pyle, 2003: Encyclopedia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350. * Jacob, D. J., 1999: Introduction to atmospheric chemist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xii, 266 p. pp. * Holton, J. R., J. A. Curry, and J. A. Pyle, 2003: Encyclopedia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6 v. 39. * Holton, J. R., J. A. Curry, and J. A. Pyle, 2003: Encyclopedia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6 v. 38. Steffen, W. L., 2005: Global change and the Earth system :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4 年公务人员特种考试身心障碍人员考试试题 - 保成网路书局.pdf
- 103学年度山野教育校内宣传招募简报.ppt
- 103阅读工作联系窗口研习-行政组.ppt
- 105 学年度高级中等学校特色招生专业群科甄选入学术科测验内容 .pdf
- 105 年元月商业服务业景气指标为93 2、3 月仍为趋向低迷黄蓝灯.pdf
- 105-2学务通报第3期陪伴分手的艺术 - 嘉南药理大学学生辅导中心.doc
- 105国中自然7下历届大考考题第2章.doc
- 105 学年度技术校院四年制与专科学校二年制统一入学测验卫生与 .pdf
- 102多益测验攻略培训班 - 国立中坜高商.ppt
- 106 年公务人员高等考试三等考试试题.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