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形胜· 风土· 情绪 - 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PDF

形胜· 风土· 情绪 - 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形胜· 风土· 情绪 - 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

1999 年第2 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2 1999 (总第 138 期)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rts Social Sciences) eneral No.138 形 胜 ·风 土 ·情 绪 ———论杜牧山水记游诗多彩的 容 贺秀 明 摘 要:杜牧26 岁及第入仕至50 岁去世, 其间三为幕府吏、四为刺史, 所到任所有七处州郡;四为朝 官, 从外郡赴阙, 三次由扬州经汴、宋入京, 一次溯长江、汉江, 经南阳武关、商山抵京。诗人在任所及途中创作 80 多首山水记游诗, 占其诗歌总数 1/5 强。他的山水记游诗描绘了山川形胜、风土人情, 流露出积极仕进、怀 才不遇、消极隐退、仕隐两难、思念家乡等多种思想情绪, 富有时代气息。 杜牧; 山水记游诗; 形胜; 风土; 情绪 关键词: 杜牧现存诗歌四百多首, 容大致可分两方面:一是对客观社会、自然的描述,一是自己主 观世界的显露。这两方面常融于一诗, 但又有所侧重, 一部分侧重于客观描写,一部分侧重于 主观的抒情, 山水记游诗属前一类。 杜牧出生于长安,应举前出游陕西澄县、湖南涔阳县。他于大和二年(26 岁)及第入仕,至 ① 大中六年(50 岁)去世,其间三为幕府吏、四为刺史,所到任所有洪州、宣州、扬州、黄州、池州、 睦州、湖州等地;四为朝官,从外郡赴阙三次由扬州经汴、宋入京,一次溯长江、汉水, 经南阳、武 关、商山抵京。诗人在任所、途中创作80 多首山水记游诗, 占其全部诗歌总数1/5强。他的山 水记游诗描绘山川形胜、风土民情,流露出多种情绪,富有时代气息。 一 杜牧的山水记游诗, 有部分描写所到之处的形胜。这部分诗歌既有描述地理形势,也有描 绘山川胜迹。描写地理形势优越的如《润州二首》之一、《题茶山》。润州唐时为节度使随幕府 所在地。杜牧于大和年间数次来往于京口扬州, 多次到过润州。《润州二首》之一开头四句: “谢眺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首联写润州的人文 历史,第三句写润州城的地势及防守,第四句写润州的繁华。《题茶山》写湖州茶山。湖州顾渚 山盛产名茶———紫笋茶。《西清诗话》载:“唐茶品虽多, 惟湖州紫笋入贡。”为了使贡茶按时采 制,唐置贡茶院于水口镇,每逢春日采茶季节,刺史须前往视察。《题茶山》作于杜牧到顾渚山 督视之时。诗中描写顾渚山一带的山川形胜和制茶的热闹景象:“溪尽停蛮棹, 旗张卓翠苔。 柳村穿窈窕,松涧渡喧豗。等级云峰峻,宽平洞府开。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泉嫩黄金涌, 牙香紫壁裁。拜章期沃日,轻骑疾奔雷。舞袖岚侵涧, 歌声谷答回。”诗人对茶山的描述, 读之, 仿佛身临其境。 ·75 · 描写山川胜迹的如《题宣州开元寺》、《九日齐山登高》等。宣州开元寺建于东晋,《名胜志》 载:“晋名永和, 唐名开元,兰若中之最胜者。”《题宣州开元诗》描写寺院座落在山水之间, 建筑 高大雄伟:“楼飞九十尺, 廊环四百柱”,周围松桂参差, 鸟语溪声可闻, 环境清幽静谧。池州城 南的齐山极美, 是当时江南名山之一。宋人周必大在《九华山录》的游记中有过描述。杜牧在 池州期间曾于重阳节与友人携酒登临齐山,作《九日齐山登高》。诗人到湖州后,常去当地著名 的风景区白苹洲游赏。《题白苹洲》描绘白苹洲秋景:“山鸟飞红带,亭薇拆紫花。溪光初透彻, 秋色正清华。” 杜牧描写山川形胜的诗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记实的方式, 一种是追忆的方式。上述几首 诗属记实的方式,《寄扬州韩绰判官》、《朱坡绝句三首》、《忆游朱坡四韵》是追忆的方式。寄《扬 州韩绰判官》是杜牧在睦州刺史任上的作品。此前诗人曾三次到过扬州。第一次在大和七年 春奉沈传师之命到扬州聘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第二次在大和七年四月应牛僧孺之聘,先后任淮 南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里行、掌书记等职;第三次在开成二年因弟疾赴扬州。他后来回顾扬 州生活(第二次)写的《遣怀》诗中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亻幸名!”可以窥见其在扬州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