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是如何成为人类的好朋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狗是如何成为人类的好朋友

蔡任圃(2010 )。狗是如何成為人類的好朋友?科學月刊,486 ,461-463 狗是如何成為人類的好朋友? 狗具有判斷人類社交行為的能力,能對飼主的行為做出反應,而這個能力是如何發展出 來的?對銀狐的馴化研究可以解釋這個謎團。 蔡任圃 小時候曾經迷上一齣電視連續劇《靈犬萊西》,故事中忠心的牧羊犬萊西不但智勇雙全、 善解人意且忠心耿耿。養過狗的人一定也發現,在許多情形下,狗能洞察飼主的心思,能了 解動作指令的意思,例如將狗最愛的玩具或食物藏起來(如以布或盒子蓋住) ,飼主用手指或 眼看著藏匿的位置,狗很快就會向飼主暗示的位置進行搜索(圖一)。若是飼主朝東方前進, 眼睛卻看向北方,狗便會朝向北方搜索而非東方。若飼主禁止狗接近食物,只要飼主在附近 盯著,狗就不敢靠近,當飼主在附近但閉上眼睛時,狗才會靠近食物;若飼主躲藏在牆後, 牆上只開一個小窗,使飼主可以看到狗的行動,此時狗亦會乖乖地遠離食物。 常有飼主訓練狗去取物品(如飼主說:拖鞋,狗就去拎著拖鞋),若飼主喊出一個陌生的 物品名稱(如魚缸),狗會去取其他陌生的物品(如抹布),代表狗可以分辨主人喊出的「拖 鞋」與其他陌生的發音所指的是不同的物品。狗的這些技能,顯示牠們具有感知人類社交溝 通行為的特殊能力,同樣的能力在 14個月大的人類嬰兒就已具備,此時正要開始學習語言。 相較下,與人類演化關係親近的黑猩猩,雖具有許多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就感知人類社交溝 通行為的測驗結果,表現卻比狗差。 1 蔡任圃(2010 )。狗是如何成為人類的好朋友?科學月刊,486 ,461-463 圖一: (A )用手指著特定位置後,(B )(C )狗便會依手指指向的位置進行搜索,顯示狗具有 感知人類社交行為的特殊能力,即使該狗是與人首次接觸亦同,本組照片中的測試者 便是接受測試的狗過去沒見過的陌生人。 狗怎麼變成我們的朋友? 狗感知人類社交行為的能力是如何產生的,目前有三個理論解釋: 一、向人類學習的結果 狗與人類一同生活,對人類文化產生行為上的學習,進而適應於人類文化中生存。換句 話說,就是狗判讀人類語言與動作的能力是從小與人類相處學習而來。若此理論為真,則狗 感知人類社交行為的能力,應會隨著和人類相處的時間增加而提升。但研究發現不同年紀的 狗表現出相似的社交能力,即使是 9週大的幼犬也有相同的能力。 二、披著狗皮的狼 狗由狼演化而來,狼是社會性獵人,需要與其他個體產生社會性的互動,故此社交能力 可能遺傳自祖先。但研究顯示,經人馴化的狼,並不能像狗一樣,透過飼主的暗示就能找到 隱藏的食物。馴化的狗與狼在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測驗中(食物藏在鎖起來的箱子裡,受 試覓食的動物無法自行打開) ,狗幾乎立即放棄尋找箱子的開口,而注視著飼主與箱子,但狼 2 蔡任圃(2010 )。狗是如何成為人類的好朋友?科學月刊,486 ,461-463 會繼續嘗試,顯示狗有利用飼主給予提示的解讀能力,甚至依賴這項能力,而狼則無。 三、馴化的產物 在數萬年以前,人與狗生活在一起,透過天擇的機制,使狗越來越適合在人類的社會中 生存繁殖,發展出互利共生的關係。而人類依自身所需與偏好,另對狗進行了選擇性的育種, 透過人擇造成狗馴化時的性狀改變,使得狗具有與人類產生社交行為的能力[註]。 俄國的別利亞耶夫 (Dmitry K. Belyaev )於1959 年開始進行一個著名的馴化實驗,有 助於解開上面的三個理論當中,何者最接近真相。他從愛沙尼亞的毛皮養殖場找來 30隻雄性 與100隻雌性的銀狐(silver foxes, Vulpes vulpes),在位於新西伯利亞市的俄羅斯科學院西 伯利亞分院,進行數十年的馴化實驗。他將銀狐分為三個等級,會攻擊餵食者的銀狐屬於第 三級(Class Ⅲ);不具攻擊行為同時也不具友善反應者屬於第二級(Class Ⅱ);而會友善地 走向餵食者,產生搖尾行為與發出哀鳴聲,則為第一級(Class Ⅰ)。此實驗的選殖條件只有 一個——對人類友善的行為(第一級)。 選殖至第六代時,因實驗需要,多設置了一個等級—特級(Class ⅠE ,E代表 elite ,傑 出、特別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