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8卷 第3期 吉林 工程技 术 师 范学院 学报 Vo1.28No.3
2012年 3月 JournalofJilinTeachersInstituteofEngineeringandTechnology Mat.20l2
新媒体与公民社会建构的关系分析
魏 盼盼
(郑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摘 要]以开放性、自组织性、个性化、互动性为显著特征的新媒体不仅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
维习惯,而且正在对中国公民社会的构建产生着重要影响。公民社会建构也推动新媒体的繁荣发展。
新媒体与中国公民社会之间存在着双向建构的关系。
[关键词]新媒体;公民社会 ;双向建构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42(2012)03-0020-02
AnalysisoftheRelationshipbetweenNew mediaandCitizenSocialConstruction
WEIPan-pan
(SchoolofJournalismand , 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Henan450001,China)
Abstract:Thenew media,withdistinguishingfeaturesofopenness,self-organization,person-
alized,individuationandinteractivitynotonlyischangingpeople’Swayoflife,thinkinghab—
its.andexertsaheavyeffecton Chinesecivilsocietyconstruction.Thecivilsocietyconstruc—
tionalsopromotestheprosperityanddevelopmentofthenew media.BetweenNew mediaand
civilsocietyconsturctioninChina.thereexiststhebidirectionalconstructionrelationship.
Keywords:new media;civilsociety;bidirectionalconstruction
公民社会 (CivilSociety)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 其中发展最迅猛、最具影响力的当属新浪微博,据称
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公民社会是公民在官方政 开通一年多时间已积累了1.4亿活跃用户。微博是
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 自愿结社、自由讨论公 一 种互动性很强的社交性新媒体,它可以通过 “关
共 问题和 自主从事社会政治活动而 自发形成的民间 注”和 “粉丝”来建立联系,这种联系呈网状不断拉大
公共领域。近年来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传 趋势,这就使得信息通过微博这一途径能快速大范
播信息共享、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都为 围传播。2011年,广东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被车碾
我国公民社会的构建创造了良好条件,而且它可以 压事件成为了中外媒体抨击中国人性道德水准的导
为社会各个阶层所掌握,在现阶段的民主进程之路 火线,在新浪微博输入 “女童被碾压 ”就出来相关微
上,公共话语空间的范围不断扩大,社会话语权逐渐 博 30多万条,这些微博都不同程度地得到转发和评
向民众靠近。新媒体不仅能够成为中国建构公民社 论,在这一转发评论的过程中,该事件传播的范围可
会的一种路径,而且能够在中国公民社会建构中发 想而知。新媒体的这一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附测试量表及评分细则).docx VIP
- HG-T 3866-2008 硫化橡胶 压缩耐寒系数的测定.pdf VIP
- 2025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pdf VIP
-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共25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中电联定额〔2015〕162号对于前期工作费等费用标准的的通知.docx
- 履带吊租赁合同.pdf VIP
-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课件—06中国馔肴文化与特色筵宴设计.pptx VIP
- 呼吸内科病案分析.ppt VIP
- 肌骨康复:腰痛康复PPT课件.pptx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