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开原市第五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辽宁省开原市第五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课题名称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北魏的建立;北魏孝文第的改革;北朝政权的更替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越浓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的原则理解民族关系的能力 教育目标 体会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重点、难点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策略和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敢于提出问题,质疑。 教学媒体 ?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课文分析: 肥水指战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重新割局混战的状态,其中少数民族一支鲜卑族建立了北魏。统一了北方。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1北魏的建立 2黄河流域的统一 439年 3民族的大融合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平城)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措施 a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b禁穿胡服 c禁用鲜卑姓氏 d与汉族联姻 f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g 礼法 2作用 3北朝的分裂 a北朝:北魏—东、西两魏、北齐、北周 b南朝:宋、齐、梁、陈 小结: ? 北周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间进一步融合,为以后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 教师活动 1指导阅读,提问思考 2渗透: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个民族共同创造的 3提问 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要点: 北魏都城辟远,不利于对广大中原的统治,孝文帝想以汉族文化制度治理中原地区。边缘地区粮食产量低, 建树孝文帝想统一全国。 4迁都意义 市场大,人口多,处于中心。 5为什么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好多的皇帝采用“孝”字呢?例:孝武帝、孝明帝 补充: 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的礼仪和历法,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国,所以已采用孝字 在当今社会要发扬尊老、养老的风气,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 学生活动 1思考自学(一小组为单位) a鲜卑族是一个什么民族?那年统一黄河流域的? B你怎样理解民族融合的? 2讨论: A 孝文帝迁都的意义? B孝文帝为什么进行改革? 3书115页要求归纳理解 4改革内容有哪些?(课文阅读) 5你能说出鲜卑姓氏中那些改为汉姓? 见书116页 6质疑问难 7快速记忆,师生互动。 孝文帝改革措施讲了那几方面的内容? 8完成作业,查找资料 ? 批注 ? ? 课后记 ?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