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语文★2013北京市石景山二模含答案(PDF).pdf

中考模拟语文★2013北京市石景山二模含答案(PDF).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 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及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共12 分,每小题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是: A.①诘责 拮据 ②倔强 自强不息 B.①翘首 翘起 ②刊载 满载而归 C.①懊悔 教诲 ②涨红 水涨船高 D.①伫立 贮藏 ②薄弱 厚此薄彼 2.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①读史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渊博。 ②国学大师季羡林学识渊博,德高望重。 解说:两个“渊博”意思相同,都有“深而且广”的意思。 B.①这个人有三十岁模样。 ②看你打扮成这模样, 我几乎认不出来了。 解说:两个“模样”意思不同。①句中的“模样”指人的长相或装束打扮的样子,②句 中的“模样”表示约略的情况。 C.①天空中变幻莫测的白云,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②面对变幻莫测的外贸形势,很多企业不得不采取新的出口策略。 解说:两个“变幻莫测”意思相同,都有“变化多端,难以揣测”的意思。 D.①漫步在曲曲折折的山间小路上,常常会有峰回路转的惊喜。 ②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 解说:两个“峰回路转”意思不同。①句中的“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 ②句中的“峰回路转”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 3.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是: ①2 月下旬以来,长期困扰利比亚的国内社会矛盾终于演化为一场全国性骚乱,正所谓 。 ②这一阶段,我们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班集体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们 还需要 。 A.①句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②句填“再接再厉” B.①句填“滴水穿石” ②句填“再接再厉” C.①句填“滴水穿石” ②句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D.①句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②句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下列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漫长清冷的冬夜在晨曦中隐去了身影,吵醒了晨梦的麻雀在窗外叽叽喳喳地雀跃着,。 开窗问候早晨,好生 纳闷,居然有几只麻雀迎着寒风蜷缩在梧桐树冠的最高处,?看着它们 被风吹得零乱的羽毛,我更加怜惜这些冬的忠实守候者。 A.给寂寥的冬晨增添了不少生机 莫非它们也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B.给美丽的冬晨增添了不少乐趣 莫非它们也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C.给寂寥的冬晨增添了不少生机 莫非它们不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D.给美丽的冬晨增添了不少乐趣 莫非它们不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5.对下列公益广告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说好普通话,走遍神州都不怕。( “推广普通话”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学好普通话的益处。 B.别踩,我怕疼。( “爱护草坪”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小草的娇嫩柔弱、惹人喜爱。 C.为何血浓于水?因为爱在其中。( “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发思考,强调献血这一善举的意义。 D.欲望就像气球,极度膨胀的结局只有一个——自我毁灭。( “反腐倡廉”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警示人们如不廉洁自律,就会自取灭亡。 6.下列标点符号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正确的是: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 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风情 藏族的赛马会 傣族的 泼水节;塞北的腰鼓,江南的社戏 轻柔婉转的越剧,高亢嘹亮的秦腔 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让人心驰神往。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二、填空题(共8 分) 7.默写(5分) ⑪ ,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 分) ⑫至若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 。(范仲淹《岳阳楼记》)(2 分) ⑬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现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是 “”。(2分) 8.名著阅读(3分) ① 所著的《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为主线,通过宋江、 ② 等英雄被逼 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深刻反映了北宋末年的社会状况,揭示了 ③ 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