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尺蠖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探究
杨尺蠖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探究摘要:通过研究明确杨尺蠖在豫北新乡地区的生物学特性,针对该虫总结出:树干喷药、树干涂药和树体喷药3种防治方法。选择适宜药剂和使用浓度,把握好防治时机,就能达到良好防治效果。
关键词:杨尺蠖;生物学特性;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080-3
杨尺蠖(Apoe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属鳞翅目,尺蛾科,又名春尺蠖,柳尺蠖等,俗名“顶门吃”,是我国北方地区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近10年来,在我省大部分地区先后造成严重危害,每年都有大面积成林和林网受灾。2002年,该虫在豫北大量发生,造成严重危害。杨树刚刚萌发的新芽新叶常常被吃光,造成杨树“夏季冬景”现象,从而影响树木光合作用,降低林木生长量,甚者整株死亡。为有效控制该虫危害,减少林业经济损失,我们于2005-2009年对该虫的生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研究。
1 分布与寄主
1.1 分布
杨尺蠖在我国北方广泛分布,是我国北方用材林和防护林主要虫害。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宁夏、陕西、甘肃、内蒙古、河北等地,上世纪70年代,我省部分地区遭受其害,近10年来豫北黄河故道沙区发生严重。
1.2 寄主
杨尺蠖食性复杂,该虫主要危害杨树,其次对柳树、榆树、槐树、梨树、苹果、葡萄等各种树木进行危害,同时也危害农作物及茅草等。
2 生物学特性
2.1 生活史
杨尺蠖在新乡地区,为一年一代,以蛹在树冠下软土层内越冬。来年2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2月18日开始见卵,3月19日开始见幼虫,22-23日为卵孵化为幼虫高峰期,5月上旬老熟幼虫开始入土化蛹过夏越冬。
2.2 生活习性
2.2.1 成虫 该虫雌虫无翅,只能爬行上树产卵,雄虫有翅飞翔力极差。与气象资料对比表明,当地表温度达到0℃左右时,开始有成虫羽化出土,当月平均气温达5℃以上后,成虫开始羽化进入高峰期,当天气晴朗而且气温较高时,成虫羽化出土量比降雨阴天气温较低时出土量大。雌虫羽化后潜伏周围地表;雄虫羽化后爬行至树干背阴面潜伏。在傍晚时分,纷纷爬行上树,寻找雄虫交尾。交尾后,雌虫寻找树干裂缝、断枝伤口处进行产卵。根据室内成虫产卵量观察,每只雌虫分3-5批把卵才能产完,最少产卵43粒,最多产1012粒,平均391粒。雌虫发育程度好虫体大产卵的数量就多,呈正相关。
2.2.2 卵 由于该虫产卵较早,气温较低,卵的孵化期相对较长,其平均孵化期为32d。该虫卵块3月中旬开始孵化,4月上旬全部孵化结束。先后经历20d。卵的自然孵化率为73.3-88.4%。卵的孵化率和孵化速度受温度的影响。
2.2.3 幼虫 杨尺蠖幼虫共分5个龄期,各期平均为8.3d、5.6d、5.1d、6.2d和5.2d,历期30.4d。刚孵化出的幼虫具有很强的耐饥饿能力,幼虫沿树干爬行至枝上寻找食物,当周围的食物被取完后,幼虫靠吐丝下垂,随风传播,寻找新的食物,在食物严重短缺的情况下4-5 龄幼虫便皆可入土化蛹。据试验统计,4-5龄幼虫为暴食阶段,食量为整个幼虫期的77.4-78.9%(见表1)。一条幼虫一生平均食叶面积8983.7mm2,折合8.5片中等杨树幼叶片。
2.2.4 蛹 在5月上旬幼虫处于老熟状态,开始下树入土化蛹越夏越冬。蛹多分布于以树干为中心,半径为1.5m深度0-20?范围内的土层中,集中分布在土深0-10?土层中,占总蛹数的85%。杨尺蠖蛹的自然死亡率约为31.6%,因为食物短缺提前化蛹越夏越冬的自然死亡率最高可达85%以上。
3 发生与环境
3.1 温度
气温对该虫发育影响较大,该虫在新乡地区的休眠期为270天左右,早春成虫羽化地表温度为0℃左右开始,月平均温度5℃以上,羽化达到高峰期。根据越冬幼虫羽化期与温度的相关关系来预测、预报未来一段时期内该虫的发生发展情况,为不失时机地做好该虫的控制工作至关重要。因为该虫在温度34-35℃时,幼虫开始昏迷、死亡。当5月份温度升高后,该虫幼虫几乎同时入土过夏。
3.2 降水
早春时期雨水多的年份对该虫幼虫危害很大,特别是3月下旬4月上旬降雨,当降水量大,持续阴雨时间长,对初孵幼虫致死率就高,当年虫口量减少,对杨树危害程度就轻。
3.3 林分
据调查,林分对该虫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3年生以前的杨树林内几乎很少发生该虫危害;3年生以后杨树林内该虫害率为35.3%;已经郁闭停止间种农作物的杨树林内该虫危害率为84.4%。此外,纯林比混交林易发生,林内比林缘危害严重,不间种林地危害程度比间种林地严重。
3.4 天敌
该虫在卵期主要天敌有:蚂蚁、蜘蛛取食该虫卵块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