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正视差距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视差距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正视差距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第三产业在一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得到不断调整和优化,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和壮大,为促进全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满足人民群众工作生活需要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全国和东部发达省市相比,内蒙古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即使与周边省区、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西部12省区相比,我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使我区第三产业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2002年,内蒙古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3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高于“九五”时期年平均增长10?7%的增幅,比当年全国平均增幅高5?3个百分点;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36?4%,比2000年高1?2个百分点,比1995年提高5?4个百分点,比2002年全国平均比重高2?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31?2∶37?8∶31调整为2002年的21?5∶42?1∶36?4,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提高,为全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截止到2001年末,全区从事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达到337?2万人,比上年增长3?6%,比1995年末净增70万人;占全区就业人数的比重达到31?6%,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比1995年提高5?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1995年的52?1∶21?9∶26调整为2002年的51?6∶16?8∶31?6,为缓解内蒙古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第三产业内部,交通、邮电和贸易餐饮业等传统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交通运输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23?5%上升到2001年的24?7%,呈现出平稳发展的态势;贸易餐饮业的比重则由29?3%缓慢回落到2001年的26? 5%,这两个传统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51?2%。邮电通信、社会服务等新兴产业所占比重虽然不大,但发展迅速,邮电通信业由1995年的2? 5%上升到2001年的4?4%,社会服务业则由4?7%上升到8?8%,比重提高4?1个百分点,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后劲。金融保险、教育文化和科学技术等产业虽然逐年稳步发展,但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则有所下降。 从各地区的情况来看,呼和浩特、呼伦贝尔、兴安盟和阿拉善盟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均达到42%以上,特别是呼伦贝尔市更是高达48?64%,赤峰市的第三产业比重也达到39?31%;其他盟市的第三产业比重都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其中包头市、乌海市和通辽市的第三产业比重在32%以上,只有鄂尔多斯市的比重在30%以下。从三次产业就业构成来看,包头市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高达40?55%,比全区平均比重高8?95个百分点;呼和浩特、乌盟、阿盟的就业比重也达到36%以上,乌海、呼伦贝尔和锡盟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其他盟市则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特别是鄂尔多斯市,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只有24?04%,比全区平均水平低7?56个百分点。说明我区各盟市第三产业发展极不平衡,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最低的鄂尔多斯市与最高的呼伦贝尔相差22?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最低的鄂尔多斯市比最高的包头市相差16?51个百分点。 二、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的差距 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2000年,在全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中,交通运输所占比重为11?4%,我区虽然达到24?7%,但交通运输仍是制约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产业;贸易餐饮业全国的比重为24?5%,我区为27%,这两个传统产业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我区比全国高出15?8个百分点。说明我区交通运输和贸易餐饮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现在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东部沿海地区和发达省区的发展重点已经转向其他新兴产业。 邮电通信业和社会服务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得到飞速发展。2000年,在我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中,邮电通信业和社会服务业分别在1995年的基础上年均增长25?6%和28?9%,但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只分别达到4?2%和8?7%。与此同时,全国邮电通信业和社会服务业虽然只分别增长24?1%和16%,但所占比重却分别高于我区2?5和2?2个百分点。 金融保险业是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则是近几年来新的投资热点。从1995年到2000年,我区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年均只增长了4?5%,房地产业年均增长了14?8%,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2000年只分别为4?9%和3?6%;而同期全国的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则年均增长达到8?4%和9?5%,所占比重分别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