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鱼塘养殖污染防治技术
浅谈鱼塘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摘要:鱼塘养殖污染的防治是提高养殖鱼类产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鱼类产品质量的关键。文章分析了鱼塘养殖污染的原因,并总结了防治技术,以期为广大水产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鱼塘养殖污染;原因;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X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62-1
池塘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池鱼是否能够健康生长。池塘养殖属高密度精养,如果长期不换水,不消毒,不清塘,不调控水质,池塘底部就会沉积大量的鱼类残饵和鱼类排泄物,以及鱼类尸体腐烂分解造成水质恶化产生过量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造成鱼塘老化。因此,水产养殖户要做好鱼池的水质调控,尽量减少病害的发生,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1 鱼塘养殖污染的原因
弄清楚鱼塘养殖污染的原因,是鱼塘养殖污染防治的关键。鱼塘养殖污的原因主要有投喂饵料过剩造成的污染、长期不清塘造成的鱼池污染和过量施放药物造成的鱼池污染。
1.1 饲料污染
饲料的过多投放、投饲方法不正确、饲料质量差等原因都会造成鱼类不能将饲料全部吃完,形成残饵,并在鱼池中沉积腐烂,生成大量污染性有机生物,将鱼池污染。
1.2 长期不清塘造成鱼池污染
鱼池长期不进行清塘,饲料残饵、鱼类分泌物、鱼类排泄物、动物尸体、死亡藻类等大量腐烂沉积,在鱼池底部形成一层很厚的黑色淤泥,其中有机物在缺氧状态下,不断发酵分解,生成大量过量的硫化氢、有机酸、氨、硫醇、甲烷、氢、低级胺类等物质,造成水质严重恶化,使池塘PH降低,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其发病死亡,给养殖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
1.3 过量施放药物造成鱼塘污染
药物的过量施放也是造成鱼塘污染的原因之一。很多养殖户不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在经受过池鱼的病害后,就根据经验认为要早预防,于是就大量施放各种药物,但是方法和剂量又不对,这样反而造成药物残留,使水质受到污染。事实上,各种药物只对相应的一些病况具有良好作用,但同时又会有相应的残留物和负作用,乱用药物或不科学施放药物,特别是在鱼类疾病中大量使用的抗生素,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水环境的平衡,都会造成鱼类免疫力降低,更加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2 鱼塘污染的防治技术
2.1 定时清塘和消毒
定时清塘可以有效杀灭池塘中的致病菌、寄生虫及孢子等,同时还可以改善池底土质。苗池必须1年干塘1次,成鱼塘2-3年干塘1次。方法:年底干塘,清除池塘底部过剩的淤泥,然后进行曝晒,再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或茶麸进行一次彻底消毒(使用量:漂白粉15kg/亩;生石灰125kg/亩;茶麸60kg/亩)。通过干塘可以使沉积于池底的硫化氢、氨气等有害物质氧化成硫酸根、硝酸根,分解为无害物质,并作为植物生长的很好肥料,改善水质和池底条件[2]。
2.2 改变常规养殖模式
(1)常规养殖模式主要以人工投喂饵料为主,这种方式往往造成饵料投放偏少或投放过多,投放过多造成饵料浪费,多余的饵料在水体中腐烂变质使鱼池受的污染。饵料的投放量需要根据鱼池里池鱼的放养量和不同生长期,通过仔细计算后再进行投放,并且应选择底质较硬的池区作为食场,以减少饵料浪费。同时,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户应尽量采取利用自动投饵机投喂饵料,从而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减少残饵过剩造成的水体污染。
(2)采取多品种搭配混养的养殖模式,来减少残饵及鱼类排泄物对鱼池的污染。如对常规投饲性养殖品种搭配一定比例的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等,鲢鱼鳙鱼可以直接利用养殖鱼类的残饵及粪便,鲤鱼鲫鱼属底栖性鱼类,可以清理沉积于池底的残饵。这种养殖方式不但可以减轻鱼池的污染,还可以降低养殖成本,维护水体生态平衡,提高养殖产量。
2.3 合理使用药物
在鱼病的防治上,养殖户应以预防为主,对鱼病的诊断应做到准确无误,用药时应计算出比较准确的用药量,在药物的使用上尽量减少抗生素类药物,这样不但能使药物对鱼病的治疗效果达到最佳,而且能使药物对水体的污染减到最小,同时提高水产品的质量。
2.4 运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调控水质
(1)在鱼池中区域性种植水浮莲、荷花、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可大量吸收池底淤泥中散发出的NH3、SO2、N2等有害物质,从而将池塘中的有机物质从养殖水体中去除,降解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程度。利用放养水生植物还能增加池塘中的氧浓度,为鱼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运用水生植物调控水质要掌握好水生植物的放养量,放养密度太大会影响光照,降低池塘中氧含量,放养面积应为池塘面积的6-8%,并且应及时处理腐烂掉的水生植物,避免池塘水体富营养化。
(2)适量添加有益菌和培育浮游生物等可以有效改善水质,如向水体中投放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和硝化细菌等,能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市政工程道路质量控制管理.doc
- 浅谈市政施工中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技术方法.doc
- 浅谈广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 浅谈广西甘蔗机械化生产重要性及可行性.doc
- 浅谈幼儿心理理论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doc
- 浅谈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doc
- 浅谈建筑工程中外脚手架施工工艺.doc
- 浅谈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中存在问题及措施.doc
- 浅谈建筑工程中电气安装施工工艺.doc
- 浅谈年轻党员干部道德修养问题.doc
- 师缘主题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偏好MOEA_D算法的气发动机多目标优化标定研究.pdf
- 师范技能课件比赛一等奖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生初中美术说课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技能课件图片素材库最新完整版本.pptx
-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 教学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 师范生技能大赛PPT课件语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扭矩的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策略研究.pdf
- 1.2.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教学设计)高二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 师范文化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