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痞乳膏敷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消痞乳膏敷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消痞乳膏敷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收集我科门诊及住院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6名,所有患者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标准,入选后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乳膏剂敷贴于神阙穴上(1贴/日);对照组给予口服雷贝拉唑片(波利特 10mg1次/日)和莫沙比利片(5mg3次/日),用药时间均为8周。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做中医证候评分以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症候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治疗效果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乳膏剂敷贴能有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其治疗效果与西医治疗相当。
【关键词】中药敷贴;功能性消化不良;乳膏剂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473-01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程长,病情容易反复,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功能性消化不良在祖国医学中认为与“胃脘痛”、“痞满”等证有密切相关,一般可分为脾胃虚弱证、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脾虚食积证、寒热错杂证等证型,由于证型较多,因此笔者选用临床上比较多见的肝郁脾虚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临床经验自拟柴胡、枳实、沉香三味中药制成消痞乳膏敷贴于神阙穴上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收到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及纳入标准:诊断均参照《实用内科学》[1]及罗马Ⅲ标准:①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标准;②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③年龄在25~60岁;④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肝、肾、血液系统疾病,肾功能异常者,肝功能ALT≥正常值1.5倍以上者;②精神病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有过敏史者;⑤其它不适合纳入情况等。
1.3 临床资料:入选病例共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治疗组(即消痞乳膏敷贴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26~60岁;对照组(即西医治疗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25~ 58岁。两组性别、年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1.4 中医证候计分方法:主证:①大便溏薄、少腹胀痛与情绪有关;②情绪焦虑或精神抑郁;③食少纳呆、神疲懒言、体倦乏力;次症:胁肋胀满疼痛、或胃脘满闷;口苦咽干;咽部异物感;暖气泛酸;舌尖边稍红,舌苔微黄;或舌质淡、舌体稍胖或有齿痕;脉弦。凡具有主症①②③中各一项,即可辨为肝郁脾虚证。按照以上症状轻中重分别记为2分,4分,6分。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消痞乳膏(主要成分为柴胡、枳实、沉香,由十堰市人民医院制剂室制备)贴于神阙穴上,外用医用透明敷料固定(山东圣纳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规格:6×7cm)于神阙穴上(1贴/日);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片(波利特 10mg1次/日)和莫沙比利片(5mg3次/日)。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组和对照组禁用其他抑酸、促进胃肠动力等相关药物。每周随访1次,记录患者症状的变化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疗程均为8周。
3 疗效评价
治愈:上腹胀、上腹痛、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完全消失;显著:症状明显缓解,但时有轻微不适;缓解:症状仍然存在,但较前有所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较前加重。除无效外,其余均视为治疗有效。治愈、显著、缓解之和与总数的百分比为治疗有效率。
4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组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治疗效果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5 结论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采用自拟方制成的乳膏剂敷贴于神阙穴上能有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其治疗效果与西医对照组相当。
6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是指具有上腹胀、上腹痛、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一系列上腹部不适症状,经检查未发现产生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病变,并且易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普通人群发病率高,多伴有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是其发病特点,并且目前无法完全阐明其发病机制,认为FD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2-4],如胃酸分泌异常、胃肠功能障碍、幽门螺杆菌感染、内脏感觉功能异常、精神和环境因素等。近年治疗上多主张使用制酸剂、抗焦虑抑郁、抗HP、黏膜保护剂以及复合中成药治疗等对症治疗,普遍存在治疗效果不理想,治疗费用高,而且伴有明显的副作用,严重影响了患者工作和生活。F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