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松果材兼用林改建技术应用
红松果材兼用林改建技术应用摘要:文章通过对红松果材兼用林改建技术在国有草河掌林场应用情况的监测、分析,得出红松果材兼用林改建技术确实对红松人工林的种子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该技术也有利于培育红松优质大径用材。该技术对提高单位面积林地的经济效益效果明显。
关键词:红松;果材兼用;应用
中图分类号:S79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12-1
0 前言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是第三纪孑遗种,是长白植物区系的标识种,是有名的珍贵用材树种。红松属山地树种,在世界上分布不广,我国东北是其自然分布区的中心地带,数量最多。在辽宁省主要分布在本溪、桓仁、宽甸、凤城、新宾等市县[1]。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珍贵乡土树种,以优异的材质,较高的经济价值而驰名中外。红松以其树干高大、干形通直、材质优良、生产力高、林分稳定、用途广泛而受到林业生产单位的青睐,因野生红松资源的匮乏和人们对红松的偏爱,目前东北林区主要以营建红松人工林代替野生红松。在我国,最早的红松人工林是1931年在本溪县草河口西沟的荒沟等地人工栽植330亩红松林,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该林分目前平均直径达38cm,平均树高达25m。上世纪60、70年代在东北林区曾掀起一轮营建红松人工林的高潮,后因红松生长速度比较缓慢,主伐周期长等原因,营建红松人工林的积极性有所消退。
1 试验地块概况
2005年,本溪满族自治县国有草河掌林场将上世纪70年代营建的红松人工林全部改建为红松果材兼用林。为直观的反应改建效果,我们选取大庙工区白家沟19林班21小班的6hm2年龄35a红松人工林进行改建对比试验。该林分平均胸径22cm,平均树高14.2m。该地地理位置为东经124°3′44″,北纬41°8′20″,海拔580-710m,坡度20°,坡向西北,坡位中上腹。该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多雨炎热,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气温3.8℃,最高温度35℃,最低温度-39℃。无霜期110天。年降雨量700-1100mm,年蒸发量900-1300mm。土壤为棕色森林土,厚度30-60cm,PH5.5-7,偏酸性,土壤湿润肥沃,适宜红松生长。
2 试验方案
将6hm2红松人工林按纵山方向分为东西两片区域,东部为A区,面积4hm2,进行红松果材兼用林改建;西部为B区,面积2 hm2,进行一般用材林的生长抚育。通过对A、B林分生长量、结实量的统计,检验改建效果。
3 改建措施
3.1 红松果材兼用林改建
A区红松果材兼用林改建标准参照《辽宁省红松果材兼用林营建技术规程(暂行)》执行,按照520株/hm2强度进行抚育间伐,林分郁闭度控制在0.8左右。间伐后,对保留木进行强度修枝,即修去树高的三分之二以下的枝条,保留冠高比为三分之一。
3.2 用材林抚育
B区用材林抚育参照辽宁省地方标准《森林经营技术规程》(DB21-706-93)标准,按照720株/hm2强度进行抚育间伐,间伐后,对保留木进行中度修枝,即修去树高的二分之一以下的枝条,保留冠高比为二分之一。
4 试验结果分析
2005年当年完成红松果材兼用林改建和用材林抚育后,当年秋对A、B区红松的蓄积量进行调查,2010年秋再次进行调查,得出A区平均胸径27.8cm,平均树高15m;B区平均胸径25.3cm,平均树高17m。与2005年数据相比较,计算增量(见表1)进行分析。
表1 A、B区红松生长量对照表
由表1可知,改建红松果材兼用林后,A区红松径生长比B区快,高生长相对B区缓慢,而蓄积增长基本相同,没有显著差异。
在2005年完成抚育后,次年为红松结实的大年,因此时改建时间短,为充分体现改建效果,故2006年产量不列为比较依据。此后两年为欠年,2008、2010年为平年。我们对2008和2010两年的结实量进行了比较(见表2)。
表2 A、B区结实量对照表
由表2可知,改建红松果材兼用林后,A区结实量显著高于B区结实量,两个年度增量分别为155.5kg#8226;hm-2和148.3kg#8226;hm-2,相当于B区结实量的2倍。按照2010年本溪地区红松籽销售价格50元/kg计算,改建红松果材兼用林比用材林增收7415元/hm2。如遇丰年,增收幅度还会加大。丰欠年平均,增收幅度不会低于2010年平均水平。
5 结论
通过红松果材兼用林改建技术在本溪满族自治县国有草河掌林场的实际应用,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红松果材兼用林改造,改建后每公顷红松果材兼用林比用材林种子产量增产101.39%,收益增加7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省农委主任任克军在省直部门及单位帮扶长春市双阳区新农村建设现场办公对接会上讲话(摘要).doc
- 省农委主任任克军就振兴我省人参产业有关问题答记者问.doc
- 省农委主任 任克军在全省万名村干部培训开班仪式上动员讲话.doc
- 盾构机单井口始发技术探究.doc
- 省会中心城区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探究.doc
- 省农委发布《吉林省农业抗灾夺丰收科技服务工作方案》.doc
- 省农委命名全省农产品加工业百强企业.doc
- 省农委切实加强农业专项资金监督管理.doc
- 省域主体功能区划方法初探.doc
- 省新农村办赴山东省考察新农村建设情况.doc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