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股市丑闻拷问现行发审制度.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股市丑闻拷问现行发审制度

股市丑闻拷问现行发审制度立立电子上市被否 2009年4月3日,对于宁波立立电子来说,是一个黑色星期五。这一天,证监会发审委否定了立立电子的首发申请,撤销其公开发行股票的核准决定。 之前,立立电子曾于2008年3月5日通过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但就在2008年7月7日,也就是其上市的前一天,一家媒体披露了其涉嫌“资产腾挪、二次上市”,7月8日,立立电子公告称,接保荐人通知,将对媒体相关报道进行核查,公司上市计划推迟。至此,立立电子的上市之路戛然而止。 4月3日,在立立电子的股吧里,翘首等待结果的中签投资者,将焦虑化成了满腔愤怒,发出让立立电子进行10倍赔偿的帖子。而在立立电子此次IPO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也损失惨重。据公开资料显示:参与立立电子网下申购的配售对象共有152家,其中148家为有效申购,中签资金1.1341亿元,其中包括社保基金的3个组合、上投摩根基金的2个产品。 立立电子由于“资产腾挪、二次上市”而倒在上市前一刻,对此,知名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认为,“立立电子IPO之路充满罪恶,一旦上市成功,他们中的不少人将堂而皇之成为亿万富翁。发审委除了否决立立电子IPO之外,没有其他选择余地;要是放行其IPO,这些委员们将连同立立电子一道,被钉在中国股市的耻辱柱上。”而另一位财经评论员叶檀则认为,立立电子事件,是金融资本和实业资本的丑陋结合,这种结合很可能成为对普通投资者的侵害,应该让财富转移者对利益受损投资者进行经济补偿。 “琼花事件”拔出萝卜带出泥 比起立立电子在上市前最后一刻被喊停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4年前的江苏琼花事件,更成为投资者心中永远的痛。自2004年6月25日江苏琼花上市以来,短短半个月时间,股价从当日最高点21.85元一路下跌,跌到最低点11.19元,下跌幅度达49%,近3.2亿流通市值在短短十几天内化为乌有。 作为第2家在中小企业板挂牌的江苏琼花,路演时,公司高管还在信誓旦旦地承诺“诚信、规范”,谁知上市仅10天后,江苏琼花就爆出“丑闻”,被揭露出在国债投资上,涉嫌不诚信和不规范的行为,在上市之前,有3000多万元违规“委托理财”未及时披露。当时,就有人提出疑问,3000多万元的国债投资并非一个小数目,居然能够顺利通过辅导、通过发行,一路绿灯地进入证券市场,真是不可思议。更何况,既然拥有庞大的资金进行国债投资,既然并不缺钱,为何还要到证券市场融资?难道中国证券市场是上市公司恶意“圈钱”的场所? “中石油神话”只是个笑话 如果说4年前的江苏琼花事件,投资者已经逐渐淡忘,那么,发生在1年多以前的“中石油事件”,人们一定记忆犹新。2007年9月24日,中石油回归A股市场获证监会发审委批准。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在中石油A股上市当天,作了一番“回馈内地股民”的慷慨陈辞,但是,此言很快就成为了笑柄。 11月5日,中国石油正式登陆上交所,当天开盘价达到48.62元。随后,中石油股价接连下挫,以至于在40元以上买入的900多亿资金全数被套。有关“中石油48元血案”的愤懑与悲观情绪开始在股民中流传,“谁该为中石油天价发行买单?”的问责声不绝于耳。 中国政法大学刘纪鹏教授表示,中石油事件暴露出了一个问题,即目前我们的新股发行审批方式需要改变。现在一级市场囤积资金确实很多,那些大的机构,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资金天天参与打新,导致中签率低下,普通投资者难以在优质股票上市时分享收益。而当打新资金越来越多,参与二级市场的资金越来越少时,股价下跌甚至跌破发行价是迟早的事。 发审制度的前世今生 立立电子、琼花事件、中石油事件接二连三地造成公愤,其实是在拷问中国股票发行的发审制度。自1990年至2000年,我国股票发行一直实施的是行政审批制度。2001年7月,在实行核准制的大背景下,证监会在证券公司中实行了限报家数的通道制度。通道管理制度的实行,加强了对承销项目的审核和风险内控机制。但是,其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根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国刚的说法,“通道制本质上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它扭曲了券商的竞争机制”。 当一种制度已经开始出现显而易见的问题时,改变是必然的。2003年7月,保荐人制度开始实施,强化了券商在新股发行中的信息中介作用,并将券商责任细化分解到人。2004年8月30日,中国证监会公开征求《关于首次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而这次立立电子事件,更让人嗅出了发审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味道。 否认案中存变数 作为A股史上首次撤销核准决定的第一案,“立立电子上市被否”是发人深省的。皮海州认为,首先需要反思的是保荐制度。中国股市自2003年末引入保荐制度以来,新股发行均由保荐机构与保荐人推荐。立立电子也不例外。但令人不解的是,像立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