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草地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草地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摘要:通过对吉林省草地螟发生情况和趋势预报分析,以草地螟为害症状、形态特征、发生及为害规律调查研究为基础,总结出了草地螟的防治技术。 关键词:草地螟;特点;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08-1 草地螟是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农作物主要的虫害,具有高密度种群远距离迁飞、周期性爆发、幼虫取食量大等特点。2008年和2009年在吉林省中西部大发生,发生面积均超过1000万亩。根据省农委发布的2011年吉林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今年草地螟一代幼虫在西北的农牧交错区轻发生,发生面积约100万亩。不排除局部因境外虫源大量集中迁入导致严重发生的可能。要引起农民高度重视,及时科学防治。 1 发生特点 1.1 危害特点 草地螟以幼虫为害,是一种突发性很强的害虫,具有迁移能力较强,集中危害,暴发性强、迅速扩散等特点。草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别名甜菜网螟、黄绿条螟。我国主要分布区在东北、西北和华北。根据观察研究,发现在我国东北地区大面积发生的草地螟源于中蒙边境及蒙古国东部地区,具有间隔10-13年周期性爆发成灾的特点。草地螟危害范围较广,据统计,能够对35科200余种植物造成危害,其中主要会对玉米、豌豆、大豆、高粱、马铃薯、瓜类等造成危害。 1.2 危害症状 危害症状与虫龄相关,初孵幼虫一般会取食叶肉,并残留在叶片表皮;2-3龄幼虫一般会集群在心叶内造成危害;3龄幼虫的取食量逐渐增大,并从3龄开始结网,3龄幼虫能够吃光叶片;4-5的龄虫为暴食期,能够将成片作物的叶片吃光,具有成群转移的特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造成严重减产。 1.3 形态特征 卵:卵体长约0.8-1.0mm,呈椭圆形,初产的卵有光泽,呈现乳白色,随着生长逐渐变成黄色,待即将孵化时则变成黑色。据观察,草地螟的幼虫共有5龄,1龄幼虫,身体呈现亮绿色,长约1.5-2.5mm,头宽约0.25-0.3mm;2龄幼虫呈污绿色,并可见多行黑色刺瘤,体长约3-5.5mm,头宽约0.3-0.5mm;3龄幼虫呈暗褐色或深灰色,体长约8-10mm,头宽约0.55-0.75mm;4龄幼虫呈暗黑或暗绿色,体长约10-12mm,头宽约1mm;5龄幼虫呈暗黑或暗绿色,体长约19-25mm,头宽约1.25-1.5mm。蛹:黄褐色,蛹长约15mm,蛹腹补末端生长8根刚毛,蛹外面被泥沙及丝质口袋形的茧包被,茧长约20-40mm。成虫:体长约10-12mm,翅展18-20mm。全身呈暗褐色。成虫前翅呈灰褐色,前翅靠近前端中间部位有一块斑,斑的颜色较淡,形状似方形,前翅外缘有黄色点状条纹,近前缘中部有“八”字形黄白色斑,近顶角处有1长形黄白色斑;后翅灰色,沿外缘有两条平行的波状纹。 1.4 发生及危害规律 在我国草地螟每年发生1-4代,在我省一般每年发生2代,其中,第1代危害较严重,草地螟一般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结茧越冬,第二年春季化蛹羽化。成虫一般在夜间或傍晚活动,在白天一般潜伏在益母蒿(第1代成虫)、夏至草(越冬代成虫)、灰菜等蜜源及藜科植物的杂草丛中,当受到惊扰时,会做短距离迁飞。取食花蜜是确保成虫性器官成熟的必要条件,性器官成熟后才能进行交配、产卵。成虫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一般在傍晚、微风天气或地面的气温出现逆增的情况下,成虫会集群起飞,飞到离地50-100米的高空进行远距离迁飞。在迁飞过程中,如果遇到气流旋回的情况,草地螟会被迫降落,从而形成新的繁殖地点,也就会在当地发生突增的现象,成虫喜欢将卵产在离地8cm左右的刺蓟、灰菜、猪毛菜等植物的叶子背面,卵可聚产(3-5粒或10多粒)或单产,聚产呈现覆瓦状。草地螟幼虫具有结网的习性。一般3龄以后的幼虫就开始结网,据观察,一般3-4头幼虫结1个网,偶尔也会出现7-8头结一个网的现象。当4龄末以后的幼虫一般会单虫结网。如果结网后遇到触动,幼虫会成波浪状跳动或作螺旋状后退。在草地螟幼虫危害盛期,幼虫会进行迁移,因此,会对附近的农田造成危害,如果大量迁移,就会最终造成大面积灾害。由于在成虫高峰期处于对适宜草地螟繁殖的外界环境,因而,会使成虫产卵比较集中并且整齐,同时,成虫孵化后的温度较高,幼虫就会很快成长起来,进入到暴食期,进而造成大面积危害。在草地螟发生较少的年份,幼虫一般不会危害农田,只会在猪毛菜、灰菜等杂草上取食。当幼虫老熟后,会钻入土壤中,约4-9cm深处结茧,幼虫会在茧内化蛹。 2 防治技术 2.1 农业防治 利用秋翻、春耕、耙耱及冬灌等方法,破坏草地螟越冬场所,以减少虫源;抓住有利时间清除猪毛菜、灰菜等草地螟喜欢取食的杂草,例如在成虫产卵盛期后未孵化前除草效果较好;根据草地螟喜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