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案难抑楼市投机风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算案难抑楼市投机风气

预算案难抑楼市投机风气特区政府每年都有两份重要文件出台,一份是年底发表的施政报告,报告叙述了政府新一年的政策方向、施政蓝图,反映了当局对眼前形势的研判与分析,透露了政策背后的思维模式;另一份则是年头出台的财政预算案,预算案内容巨细无遗,由勾勒宏观与微观的全球经济情况,到针对本地经济结构弊端的政策调整,以至政府财政的运用,层次分明。两份文件可确定香港未来一年的社会、经济走向,故而文件一出,成为四方关注焦点,今年亦不例外。 四项措施反致楼市炽烈 香港本年度的财政预算案,开宗明义罗列了三大目标:稳固复苏、发展经济和建立关爱社会。三大目标对于香港未来固然重要,但市民最关心的始终是最贴身的环节。而所有措施当中,最多人讨论、最受注目的,则是关于遏抑楼市泡沫的四项措施,包括于必要时将勾地表内六幅土地作不定期拍卖、与港铁及市建局磋商加推铁路上盖住宅、调高2000万港元豪宅的物业印花税0.5%至4.25%,以及研究推动居屋二手交易市场。 港府的四项措施涉及土地供应、住宅供应、加征税款和刺激二手房市场等层面,楼宇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有所提及,不可谓不全面,预期本年住宅落成量可由去年的低位约7000个翻一番至1.4万个。不过,即使如此,措施对抑制市场投机风气作用不大,所有措施都只是点到即止,与近十年的平均落成量1.9万个单位,仍有一段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一众投机者与地产发展商自然明白政府的底线在哪――政府仍不敢大幅度插手市场运作。所以,推出措施后,楼市升势愈见炽烈,在最近一次卖地中,一幅新市镇土地单计地价已逼近同区现楼?价水平,预计楼宇落成时售价将会进一步上涨。 轻重缓急的考量 港府不敢加大调节力度的最大原因,是吸取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教训。当年,时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推出“八万五”政策(即每年供应8.5万个住宅单位),令本地楼价连连下挫,跌入低谷,产生一大批“负资产”,影响本地经济发展,成为近年本港经济最低迷的一段时期。最终,港府大幅调整政策,如更改土地供应制度、停售居屋等,刺激楼价上升,经过多番努力近年才重上高位,恢复兴旺时价格水平。在如此历史背景下,港府自然害怕再次出错引致楼市崩溃,故宁以谨小慎微的手法调整市场,避免重蹈覆辙。 另一方面,预算案中推出这一系列措施,其实主要是利用游击战术,希望以空间换取时间,缓和楼市泡沫的问题。把以上四项措施放在如此脉络下,就容易明白政府的举措为何如此轻微,如豪宅印花税升幅较预期小。只因政府醉翁之意不在酒,各项象征式措施只为回应民意,向市场释出政府关注楼市的讯息,然后等待下半年外围经济复苏,各国收紧银根,重返加息周期,使市场流动性大减,楼市泡沫问题遂迎刃而解。 不成熟的急救手段 将目光由四项遏抑楼市的措施提升至整份预算案之上,不难发现,政策的谨小慎微不单是“治大国若烹小鲜”般注重轻重缓急的考量,更可能是一种只顾眼前的急救手段。不只是遏抑楼市,预算案其他措施亦为人诟病为“欠缺方向感”,如减免差饷、减免在职人士的薪俸税等,都有得过且过之嫌;而针对低收入阶层施以援手方面,亦未能趁当下财政充实时调整税制,令再分配制度更为公平合宜。 坊间亦认为,香港目前的施政规划,面对问题仍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缺乏一个整体全面的政策视野和思维。楼市泡沫只是香港经济问题的表征,内里涉及多重矛盾,如高地价政策窒碍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为其他行业发展带来高昂成本、深化贫富悬殊等。 或许,当前港府非不谙问题纠结之所在,而只是不敢随意接下这烫手山芋,着手改革。毕竟董建华当年的改革,虽击中香港经济结构问题的要害,却功败垂成,教训历历在目。但如此这般,随时日流转,香港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只会积重难返,以楼市支撑经济发展的局面只会更难改变,令经济结构趋合理方向发展会遥遥无期。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