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气体探测器
第四章 气体探测器
§4-1 气体探测器的基本原理
§4-2 三种基本的气体探测器
§4-3 气体多丝室
§4-4 平行板电极型气体探测器
§4-5 微电极型气体探测器
三种基本的气体探测器
电离室 正比计数器 G-M计数器
(饱和区) (正比区/有限正比区) (G-M区) 2
4.2.1 电离室
• 在核物理发展早期,电离室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11-1914年 Hess 和 Kolhorster在一系列电离室测量中发
现了宇宙射线;
1932年Chadwich利用电离室测量反冲质子,从而证实了
中子的存在;
1939年Frish利用电离室证实了核裂变时释放大量的能量。
……
• 至今仍有广泛的应用,如:
测厚、核子秤、集装箱CT等等。
3
一、电离室的结构
• 主体由两个处于不同电位的电极组成。
• 电极大多是平行板和圆柱形的,也有球
形或其他形状的。
• 平板电离室的两个电极通常是圆形金属
板,也有方形的。为了减少电场的边缘
效应,应使两电极的间距远小于它们的
尺寸。
• 圆柱形电离室中心的收集极一般是一个
圆棒或一根金属丝。圆柱形外壳是阴极,
用不锈钢、铝、黄铜等材料制成。
• 电极之间用绝缘体隔开,是电离室的关
键部件之一。
4
二、电离室的工作机制
• 电离室的工作机制主要包括信号产
生和信号输出过程,是学习和掌握
其他探测器工作原理的基础。
• 带电粒子射入电离室工作气体中,
与气体分子碰撞使之电离,最终沿
入射径迹产生一系列电子离子对。
• 电子和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沿
反方向进行宏观定向漂移。
• 电子和离子在电极上感应的电荷在
漂移过程发生变化,从而在外部回
路中输出电信号。 5
信号产生
• 电离室灵敏体积内某点放置一
电荷-q ,其在两电极内表面产 i(t) 阳极 i(t)
生感应电荷+q1、+q2 ,由高
斯定理得: V0
q1+q2–q =0, 即q1+q2 = q + q1 ++++++++++++++++
-q
.
+ q2 ++++++++++++++++
• 在漂移过程中,-q 不断靠近阳
极并远离阴极,因而q1 不断增
大,q2 不断减小,q1增大量等 阴极
于q2减小量。 i(t) i(t)
• 相应地外部回路中产生电流i(t) ,“带走”了q2 的增小量,
“提供”了q1 的增大量。i(t)只存在漂移过程中,漂移过程
一结束,i(t) 即终止。当-q抵达阳极瞬间,q1=q ,q2=0 ,因
此外部回路流过的总电荷量等于初始q2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