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波场地震波形的应用:地震学研究的新方向 赵里 地球科学研究所副 .docVIP

全波场地震波形的应用:地震学研究的新方向 赵里 地球科学研究所副 .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波场地震波形的应用:地震学研究的新方向 赵里 地球科学研究所副

全波場地震波形的應用:地震學研究的新方向 趙里 (地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前言 在與社會公眾的接觸中,地震學者最常遇到這樣一個問題:你們能否告訴我們哪裡會有地震發生?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實際上反映了大家對地震現象的一個認識。那就是,地震也應當像陰天下雨一樣,大家都想要知道地震的確切位置,因為地震發生在哪裡,破壞就會在哪裡。與震央越接近的地方危險性也越大,距離地震越遠,就越安全。從一般的意義上講,這樣說沒有錯。然而人們常常會忽略的是,在地震中實際引起破壞的地表運動,其強弱程度並不僅僅與距離震央遠近有關,而是還與地下的結構有關。有時候在距離震央較遠的地方,由於地下結構的特殊性反而導致很強的地面運動。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就是1985年9月19日的墨西哥城大地震。那次地震因為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大批高樓的倒塌而導致約一萬人喪生,幾十萬人無家可歸。然而地震的震央並不在墨西哥城,而是在350公里以外的米卻肯(Michoacán)。而該地震卻以墨西哥城地震聞名於世,主要就是因為它在墨西哥城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米卻肯地震在墨西哥城引起巨大破壞的原因是由於該城地下結構的特殊性:該城座落在一個沉積盆地之上。沉積盆地是一個形狀如盆子的地塊,它的形成是由於地殼內部水平方向的拉張作用使某一處較弱的地區下陷,下陷後形成的低地慢慢被泥沙等沉積物填充。隨著不斷的下沉與填充,最後形成一個沉積盆地。因而沉積盆地內部的土壤及岩石比其周邊的地殼要更為鬆軟、密度更低。當地震發生時,震央處輻射出的地震波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時,有兩個明顯的特徵。其一是震波的振動幅度會隨著傳播路徑上物質的密度而變化,密度越小,振動幅度越大。所以當震波進入盆地時,其振幅會有所增加。震波的第二個特性是它在較堅硬的物質裡會很快地傳播過去,不會在某一個地區停留。然而在遇到盆地時,震波不僅會減慢下來,而且還會在盆地邊緣產生反射和再反射而在盆地內部形成一種共振效應,從而使盆地內的地表運動振幅更大,持續時間也更長。墨西哥城的破壞,就是因為盆地的效應,使地表運動的振幅幾乎與350公里以外的震央附近的振幅一樣大,而持續時間卻達到幾乎3分鐘,遠遠大於震央處的一分半鐘左右[1]。墨西哥城地震使地震學者們對地下結構對地表運動產生的影響有了深刻的認識。也為地震學研究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詳細了解地震危險性高地區的地下三維結構,從而更為精確可靠地預測大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運動。 用全波場研究地殼三維結構 在地震學研究中,我們在地表多個位置上架設地震觀測站來紀錄地震時從震央輻射出的地震波。地震波在震央到觀測點之間傳播時受到路徑上地球結構的影響,其傳播速度與振動幅度有所變化,所有這些變化累積起來,在測站處產生一個隨時間變化的地表運動被觀測儀記錄下來(圖一)。在地震學研究的早期,人們往往只是利用震波起始的時刻作為觀測數據,並且認為震波從震央到測站的傳播只沿著一條震波射線,通常是傳播時間最短的路徑(如均勻結構中連接震央與測站的直線)。由此我們可以通過對震波起始時間的觀測來逆推地震的位置以及震波路徑上的波速結構。這種所謂射線方法簡便易行,得到廣泛應用,並大大推動了人們對地球內部結構的認識。但是這一方法有兩個致命的弱點。其一是這種震波起始時間的測量和最短路徑的模型僅僅是對震波所做的高頻近似,它的適用範圍取決於震波的所謂菲涅耳帶(Fresnel Zones)寬度(λ是震波波長,L為震央到觀測點的距離)。換句話說,用射線方法來逆推地球內部結構時,其分辨尺度不能夠小於D。在地區性(如台灣地區)結構研究中,λ通常為3~5公里,L為50公里左右。菲涅耳帶寬度D約為15公里左右。而且在實際情況下,由於地震與測站分布的不理想以及各種其它因素的影響,逆推的分辨尺度要比D大很多。這一分辨尺度對於精確預估地面運動是不夠的。因此要提高逆推的分辨度必須放棄射線理論所做的高頻近似。射線理論的另一個弱點是沒有充分利用觀測點記錄到的所有波形信息。因為震波的起始時間只包含射線路徑上很狹小範圍內的影響,而起始時間以後的波形卻含有震波從震央經其他路徑到達測站的信息,所以,使用完整的波形就可以了解到地球內部更多地區的結構。目前,解決射線法這兩種弱點的最佳途徑就是使用數值計算的方法,如:有限差分法(finite-difference)、有限元素法(finite-element)和譜元素法(spectral-element),在選定的地球結構模型中,精確模擬震波從震央到觀測點的傳播,從而計算出觀測點的完整震波波形。這種計算出來的理論波形包含了地球模型中介質對震波的傳播速度和振幅所產生的一切影響。在同一個觀測點,通過計算理論波形與實際觀測到的波形之間的互相關函數,可以定量地測量理論波形與實際波形之間在時間和振幅上的差別,我們稱之為波形異常。這種差異實際上反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