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市公司委托书征集制度的法律问题分析
引 言
委托书征集是从公司股东会汉制度中自愿的委托发展而来的,从自
愿的委托发展到征集的委托,委托书的功能也由补充个人能力和扩张个
人意思自治发展成为争夺公司控制权的工具。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且已
进入成熟运作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委托书的征集过程实际上在上市公司
的股东大会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对投票委托书及其征集过
程的规范和监管成为公司制度和证券市场中的关键问题之~。
理论和实践均证明,委托书征集行为有利有弊,其功用恰如一柄双
刃剑。如果善用委托书征集,则其可成为挽救现代公司制度的利器;而
滥用委托书征集,则其将沦为经营者、’在野股东等征集者欺诈股东、谋
取私利、损害股东和公司利益的工具。因此,必须对委托书征集的行为
加以规范,发挥其积极作用,革除其弊端。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委托投票,特别是上市公司投票委托书征集行
为的规范非常不完善,而且缺乏操作性。1994年的君万事件、2000年的
胜利股权之争和广西康达公司事件均是在野股东运用委托书征集的手段
来争夺公司控制权的实践。这些事件给我国的公司和证券立法提出了新
的问题,即如何规范委托书征集的彳亍为,使之有利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
的完善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回应证券市场实践
所提出的新问题,对委托书征集作一个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建立和完善我国委托书制度的立法建议。
第一章 委托书征集制度概述
第一节 由自愿的委托走向征集的委托
公司股东会制度设立的本意,是希望股东能亲自出席会议,这不仅
使股东能直接听取公司管理层对公司情况的汇报以及对议案的说明,而
且,更重要的是,“股东可以通过表决权的行使,将内心的需要和愿望转
化为法律上的意思表示,而股东的意思表示依资本多数决原则又可上升
为公司的意思表示,即股东大会的决议,对公司本身及其机关产生约束
力”。1在公司规模较小、股东入数较少的情况下,股东有可能参与公司
事务,在股东会召开时股东往往愿意亲自行使表决权。在一些特殊的情
况下,如身体情况或时间冲突等,使得股东亲自到场行使表决权甚为困
难,股东便可以委托他人参加股东会并代为行使表决权,这就是公司法
上的表决权代理制度。“表决权的代理行使制度与一般的代理制度一样,
都是为了补充个人能力或扩张个人意思自治而被认定的。”2我们称这种
由股东基于信任方式选任代理人并向其发出指令的委托形式为自愿的委
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股份公司应运而生。股份公司,尤其是上
市公司往往规模巨大,股东分散于各地而且不断在变化,在此情形下,
期待全体股东都能出席股东会并行使表决权,的确存在现实困难。而且,
对于众多中小投资者而言,出于自身影响力和成本费用的考虑,往往不
愿意亲自参加股东大会,其投资股票的目的更主要是从二级市场买卖中
获取超额收益,对于所投资公司的经营管理则保持一种“理性冷漠”和
“搭便车”的心态,3更难以摒弃个人事务而亲自出席股东会行使股票表
决权。且随着现代分散投资理念的盛行,一人成为几家公司股东已不足
为奇,倘若几家公司同时召开股东会,即使本人有意,也是分身乏术。
于是作为个人能力有效补充的表决权代理大行其道,成为一种普遍的现
象,而且其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由原先自愿的委托转变为董事或其
他股东为了成为代理人,将格式化的委托书向股东发送,劝诱股东签章
后送回,代理人持该委托书行使表决权。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委托称为征
集的委托。一方面,董事会作为股东大会的召集人,为了使股东大会召
‘刘俊海 《股东诸权利如何行使与保护》,人民法院出版杜1995年第一版,P9
2李哲松 《韩国公司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P377
3苏虎超 《我国上市公司委托书征集立法研究》,《政法论坛》2001年第6期,P33
开达到法定的股份数和顺利通过自己提出的提案和董事人选,往往要在
股东大会的开会通知(以公告或邮寄方式)中附上投票委托书和解释说
明材料征集股东的投票委托权;另一方面,对公司现任管理层1存在不满
或者企图获得公司控制权的在野股东(insurgent),他们为了获得对公司
董事会的控制权,为了使自己的某项股东提案得以顺利通过,亦向公司
其他股东寄送自己的投票委托征集材料,与公司现任管理层展开针锋相
对的征集活动。这种委托书征集实际上已成为争夺公司控制权的工具。
我们把这种公司内意见不同的各派通过征集委托书来争夺公司控制权的
行为称为委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种粘接剂粘接性能的体外分析.pdf
- 三苯基膦合成新工艺分析.pdf
- 三苯氧胺对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作用的实验分析.pdf
- 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分析.pdf
- 三裂叶野葛毛状根的培养及其异黄酮类化合物产生的分析.pdf
-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分析.pdf
-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的分析.pdf
-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pdf
-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会计规范问题分析.pdf
- 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影响的分析.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