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约瑟夫·康拉德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研究
Researchesof
A oftheChineseTranslationsand
Study
Conrad’SWorksinChina
Joseph
约瑟夫·康拉德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研究
专业名称:英语语言文学
申请人:曾湘云
指导教师:袁斌业(教授)
论文答辩委员会
一
主席:
委员:
粪燃
约瑟夫·康拉德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研究
研究生:曾湘云 年级:2011级 学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指导老师:袁斌业教授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文摘要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名。1924年,我国学者诵虞撰文《新近去世的海洋文学家一康拉特》介绍康拉德,拉开
了康拉德及其作品在中国传播的序幕。康拉德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经历了八十余
年,由于受到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译介过程蜿蜒曲折。然而,其作品为什么能够在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得以翻译和研究?译介过程中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译介对我国产
生什么积极影响?本文拟对康拉德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和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探讨,
并运用改写理论进行文化层面的剖析。
本文探索性地将康拉德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者、译本、出版社、康拉德评论和研究等进行梳理和分析,为读者展现一个全面的译介
研究情况。笔者采用勒菲弗尔的改写论为理论框架,考察外部因素(意识形态、诗学、
赞助者)在各个时期对作品的译介和研究产生的影响,并探讨总结了各个阶段的特征以
及康拉德译介研究的价值。研究发现,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者不同程度地操控康拉德
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其中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康拉德作品的译介
在三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萌芽期到新时期的繁荣发展,说明国内对康拉德的译
介和研究已经逐渐成熟。
笔者希望通过梳理康拉德在我国的译介和研究,既能丰富和完善对康拉德的研究,
又可以发掘出康拉德译介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为康拉德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康拉德;译介;研究;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
andResearchesof
A oftheChineseTranslations
Study
inChina
Conrad’S肋rks
Joseph
11 Yuan
Grade:20 Binye
Postgraduate:ZengXiangyun Supervisor:Professor
Fieldof
Major Study:EnglishLanguageLiterature
StudiesPractice
Orientation:Translation
Abstract
novelsin
957.1 asoneofthe ofmodem
文档评论(0)